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实习生 邱彩依
9月5日,中国-上合组织博士生培养创新中心开学典礼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国际校园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6个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首批120名博士生开启新程。典礼同步发布《上海合作组织博士生创新培养计划哈尔滨路线图》,哈工大国际校园正式启用。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哈工大长期深耕对俄合作,建设国际校园、成立该中心,是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哈工大党委书记陈杰表示,中心的启航和国际校园的启用是落实上合组织合作理念和推动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协同创新的实践。中心将为上合组织打造高水平青年人才队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上合力量”。
哈工大校长韩杰才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博士生创新培养计划服务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探索“四跨”博士生联合培养模式。哈工大将联合国内外顶尖高校,聚焦能源、信息技术、纳米材料等前沿领域,汇聚世界优秀青年为上合组织的贡献力量。
哈工大国际校园坐落在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百年城市文脉记忆。校园为街区制开放式校园,实现了校园与城市的完美融合。校园深度融入国家“向北开放”战略,按照“高水平、新机制、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顶尖国际人才蓄水池、基础学科增长极和国际前沿交叉平台。
哈工大国际校园将构建“1+N”全球科教共同体,搭建多维立体的合作伙伴网络和国际化科教创新平台;创建国际组织枢纽,引进国际组织分支机构、国际大学联盟协调机构、国际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海外人才服务平台等落地国际校园,打造教育向北开放新高地战略支点;深化品牌活动牵引,常态化举办国际会议、夏令营和冬令营、讲座、培训等活动,提升师生国际交往能力,以活动促合作、以合作育人才。
哈工大副校长帅永与黑龙江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马凯签署《共同推进高质量人才交流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聚焦服务龙江人才振兴、教育强省,助力提升黑龙江省海外引才引智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