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目前,中国在研的新药数量约占全球总量的30%,中国医药企业在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细胞和基因疗法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逐步获得国际认可。为推动创新药上市进程,拜耳在我国建立Co.Lab,通过合作创新模式在药物研发早期为其提供品牌支持、融资对接、合作机会等标准化服务。近日,该平台与两家中国生物技术初创企业签约,为其提供国际领先的转化医学资源和临床开发经验,加速医药创新落地。
据介绍,此次加入平台的宇道生物,创立了基于人工智能与物理学原理的计算平台,能够识别新的蛋白靶点上潜在的变构口袋、评价变构效应,从头生成或优化具有变构机制的小分子药物;翱路医药则通过“引进+自研”双轮驱动模式,甄选和开发具有差异化优势的早期项目推动全球临床开发。
在金融支持方面,为更好满足初创企业的资金需求,拜耳Co.Lab成立了其全球首个链接风险投资机构的平台——拜耳Co.Lab创投联盟。创投联盟可帮助平台入驻企业连接国际领先的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为其加速对接全球投融资网络打开新窗口。拜耳Co.Lab创投联盟的首批合作方为上实资本、君联资本、IDG资本和康君资本。这四家投资机构将立足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运作,为入驻企业提供行业建议和融资机会。
据悉,拜耳Co.Lab平台此前已入驻益杰立科、伊米诺康、锐正基因、凌泰氪生物和腾砥生物等多家中国初创医药企业,随着两家初创企业宇道生物和翱路医药的加入,目前形成了涵盖小分子、核酸药物、环肽药物、抗体平台、基因编辑、AI药物发现等创新技术及赛道的生物医药创新集群。
据了解,拜耳在中国建立了亦庄开放创新中心与Co.Lab两大开放式合作平台,旨在为本土创新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与资源对接,助力企业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全链条创新,提升医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可及性。在产学研协同方面,拜耳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进行长期合作,累计开展100多项联合研究项目,持续推动前沿基础研究向新药产品的研发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