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瑜
9月11日,以“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推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国际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在致辞中指出,知识产权服务业贯穿于知识产权制度运行各个环节,是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管理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科技创新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下一步,将进一步统筹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和监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持续深化行业治理,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立权表示,近年来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实现规模与能力“双提升”。作为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支柱,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多年深耕,已形成独具特色的行业优势。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周晓燕表示,为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与国际贸易深度融合,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列为重点任务。在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方面,我国全面取消商务领域外资企业的审批备案,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外商投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保护。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在大会上首次发布了《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突破10万家,从业人员规模超过110万人,2024年行业总营业收入达2940亿元,行业向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升级,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此外,多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推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案例评析》,精选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典型案例,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还与巴西工业产权代理师协会等6家国外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约定在国际交流、信息共享等领域开展合作。
本次大会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与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联合主办,北京国际商会国际保护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关村)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大厅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