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魏依晨 通讯员 周伟翔
“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分别带来了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等多项前沿技术成果,期待能在生物医疗、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为抚州的产业赋能注入动力,开辟新的增长赛道。”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兆平说。
9月13日,抚州市委、市政府联合武汉大学、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举办了抚州市先进材料专场科技成果对接大会。会议以“技术对接、成果转化”为核心,搭建起先进材料领域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桥梁,现场签约10个项目总金额达2.219亿元,为抚州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链上布局:锚定赛道筑创新生态
抚州近年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高端精密制造为重点培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立足镁合金、石墨烯、先进铜基材料等优势领域壮大新材料产业集群。
此次大会聚焦石墨烯、轻合金等先进材料赛道,精准对接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武汉大学等10余家顶尖科研机构资源。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分享了石墨烯生物传感器、气凝胶复合材料等前沿成果,将重点服务抚州生物医疗、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升级需求;武汉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也针对企业技术痛点,推出电化学产业化、聚芳酯合成技术等解决方案,形成“科研端攻关—产业端转化”的闭环生态。
双向奔赴:十大项目签约破局增效
大会现场,10个覆盖新能源汽车材料、高端防腐技术、复合材料研发的项目集中签约,成为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的生动体现。签约项目既聚焦抚州高新区、临川区等产业核心区,也辐射崇仁、乐安、黎川等县域特色产业带,呈现“全域联动、多点突破”特点。
抚州高新区签约3个项目,重点聚焦汽车领域石墨烯应用与聚芳酯技术研发;临川区“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项目”落地后将填补区域高端防腐材料生产空白;乐安县、南城县、广昌县等地项目则围绕石墨烯产业化应用展开,其中乐安“石墨烯产业化应用项目”与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合作,将推动当地新材料企业技术迭代。
精准服务:全周期保障成果落地
为推动签约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抚州不仅在大会设置技术需求发布、成果路演环节,还组织专家团队深入6个县(区)开展“一对一”对接。
在技术需求发布环节,天目先导、亚朵新材料等5家企业提出的“高倍率锂电池多孔碳材料开发”“木浆纤维增强技术”等“卡脖子”难题,现场获科研机构针对性解决方案。会后,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专家团队分别赴黎川黑犀新材料、乐安东驰锂电等企业实地调研,围绕生产线改造、技术参数优化提供指导。
未来,抚州市将为所有签约项目提供“全周期、全要素”保障,还将定期举办成果对接活动,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让更多先进材料技术在抚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