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9月30日,首届松山湖双年展将启幕,展期预计持续至2026年1月30日。本次展览以“洄游与共生”为主题,将展开一场持续四个月的关于科技、自然、城市与艺术的对话。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东莞松山湖,科技与自然山水在此和谐共存,创新基因与生态智慧共鸣。2001年,松山湖启动建设,2010年升级为国家高新区。2020年,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松山湖从一片荔枝林变为大湾区科创明珠。
松山湖首届双年展的展期预计长达四个月,横跨国庆、元旦。其间,活动内容精彩纷呈。首届双年展以“洄游与共生”为主题,展览涵盖六大板块——“公共艺术”“主题展”“文献展”“特邀机构”“改造设计”与“公共项目”。
公共艺术板块是湖山之间的在地创作,20余件专门为松山湖创作的公共装置作品将分布于湖畔、绿地与广场之间。届时,公众漫步松山湖畔,将欣赏到业界大咖创作的作品,可在自然场景中触摸人文艺术。
主题展板块“具身都市,感知当代”进一步深入科技时代下的城市感知,通过多种媒介形式的艺术作品与参与式项目,映射松山湖新城环境中关于感知、关系与归属感的探讨。
此次双年展还将邀约来自深圳、广州、重庆、香港、澳门以及旧金山六地艺术机构,以多样的艺术实践展现出不同城市语境下对“公共性”的探索。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