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魏娜 周一鸣
近日,记者从中铁六局获悉,在全长530.202公里、日均通行超4000辆次的新疆若民高速公路上,该局新疆区域项目部凭借自主研发的沥青路面废料粉碎机,将传统养护中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变废为宝”,推动公路养护迈入绿色、高效、经济的循环新阶段。
传统路面修补中,废旧沥青混合料因运输成本高、填埋污染大、堆放占地广,曾是项目部的“头疼包袱”。“过去遵循‘开挖—清运—填埋—铺设’模式,既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又需持续投入新料,养护成本居高不下。”项目部负责人管培臣介绍,如何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转化,成为养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课题。
为此,项目部技术人员研发的沥青路面废料粉碎机,颠覆了传统养护模式。该设备采用移动式一体化设计,集给料、破碎、筛分、输送、除尘系统于一体,如同“随叫随到的移动破碎工厂”,可直赴作业现场实现“随挖随碎、就地转化”,省去废料中转运输的大额成本与烦琐流程。同时,其具备的多级复合破碎与精准筛分功能,能针对不同废料柔性破碎、颗粒归仓,产出骨料级配符合高级再生要求,可直接掺入新料重新铺路,实现项目周期内“自消化”“自循环”。
这一创新设备的应用成效显著:不仅直接节省废料外运、处置及新料采购成本,降本增效成果立竿见影;更契合“无废”建设理念,实现资源化再利用;同时减少作业环节、缩短工期,降低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当前我国公路网进入长期养护时代,该设备已成为公路养护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支点。未来,其广泛应用将持续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交通强国注入科技力量。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