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9月18日,为提升重庆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竞争力,强化汽车产业和化工产业跨域协同、深度融合,重庆市经济信息委组织开展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化工行业产业对接活动。重庆市部分整车企业、化工新材料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等30余家单位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中,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分享了汽车上游供应商的金融服务方案;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汽车座椅面料、汽车涂料和车灯塑料领域对材料的需求现状和未来趋势;15家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涂料、黏接剂等领域的化工新材料企业聚焦车用材料作了产品推荐。
重庆三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一种皮革面料零能耗辐射降温解决方案,使用该方案的面料在阳光下,表面温度比同类产品低11.5℃,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内饰温度,从而降低空调能耗。重庆双象超纤材料有限公司与该公司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在下游产品方面的合作。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推介了该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和汽车轻量化领域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汽车产业是化工新材料的重要应用场景。仅涂料就分为车身涂料、内外饰涂料、零部件涂料、隔热防水涂层等。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应用广泛,一辆新能源汽车大约需要120—150公斤高分子材料,包含聚氨酯、聚丙烯、ABS等多个品种。近年来随着重庆化工产业的发展,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醛等多种可车用的高分子材料已经实现本地生产。随着重庆市深入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将带动上游化工新材料的快速发展。
参加活动的企业表示希望有更多类似的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的对接和交流,使化工材料企业能够直接了解终端客户的需求,根据需求开展研发和创新。同时,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可以直接了解上游材料的最新解决方案,统筹产品的研发。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涂兴永表示,产业生态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企业健康发展的助推器,市经济信息委将持续开展多产业对接活动,推动不同产业融合发展,共同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助力重庆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