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良技赋能大豆油料产能提升

2025-09-22 22:31:3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张惠雯

9月22日,中国农科院大豆油料产能提升科技攻关行动成果集中展示现场观摩与交流研讨会在湖北天门举办。经专家机械化实收测产,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首创的ARC生物耦合技术与选育的大豆新品种中豆63、花生新品种中花16,配套精量播种、绿色防控、低损收获等绿色增产技术集成应用,克服了连续2个月的高温干旱不利气候,实现大豆、花生大幅增产增收。

为提升大豆油料产能,中国农科院统筹全院优势力量,启动实施“大豆油料产能提升”科技攻关行动。此次会议集中展示了中国农科院组织多单位协同、全链条攻关取得的创新成果,包括大豆和花生高油高产新品种、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智能化农机装备、绿色防控技术等。

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三文表示,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就大豆油料产能提升作出部署,中国农科院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要以科技赋能粮油产能提升,发挥优势协同全国科研力量,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强化成果集成落地应用,为国家粮油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在黄潭镇大豆示范片,采用ARC生物耦合技术+大豆新品种中豆63集成应用,亩产达308.1公斤,相比未应用ARC技术的田块(中豆63)增产17.56%,比当地未采用ARC技术的常规大豆品种增产36.9%。

在多宝镇花生示范片,采用ARC生物耦合技术+花生新品种中花16集成应用,亩产达447.04公斤,相比未应用ARC技术的田块(中花16)增产18.9%,比当地未采用ARC技术的常规品种增产51.23%。且采用ARC技术的大豆、花生结瘤效果显著,对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段银庭介绍,黄谭镇大豆年种植面积达4万亩,50%以上采用ARC生物耦合和中豆63集成技术,多宝镇花生年种植面积达8万亩,60%以上采用了ARC生物耦合和中花16集成技术。通过良种良技集成,大豆、花生示范田平均每亩分别增收约400元和700元,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据了解,ARC生物耦合技术由油料所李培武院士团队首创,2020—2024年在全国大豆、花生主产区开展了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和10万亩片示范应用,结果显示该技术对大豆和花生均具有诱导高效结瘤固氮、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减少黄曲霉等有害生物丰度、防止脱肥早衰、提质增产等效果。

中豆63是油料所南方大豆遗传育种团队选育的高产优质广适大豆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抗高温干旱、耐多雨高湿等特点,适合长江流域、西南山区、黄淮海及滨海盐碱地种植,入选中国农科院“100项前沿性、标志性重大农业科技成果”。中花16是花生遗传育种团队选育的高产高油多抗花生新品种,具有抗旱、抗倒、抗叶斑病和锈病、稳产性好等特点,先后四次入选国家主导品种,适合长江流域和黄淮等花生产区种植。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