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正 张芷琪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9月23日,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和高新技术设备博览会同步在广州举行。大会以“节水大湾区·智创新未来”为主题,会上举行了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联盟成立仪式,发布了珠江流域节水经典案例。
聚焦节水产业前沿技术
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蒋牧宸表示,水利部支持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高地和全国多个节水设备制造、科技研发创新集聚区建设,农业、工业、城镇生活、非常规水等领域涌现出一批节水龙头企业,各地新建成多个节水产业园区。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市场规模超7600亿元,初步形成“三地多区”发展格局。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吴小龙表示,联盟将广聚全面治水、深度节水、大力兴水的共识,助力加快形成全国节水产业发展高地。
广东省水利厅副厅长陈柬表示,广东将加速节水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壮大节水产业,着力加快节水前沿技术创新,力争在智慧水务,精准计量,高耗水行业节水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全面发展节水新质生产力。
澳门海事及水务局局长黄穗文表示,本次大会聚焦节水产业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机遇,促进各方节水事业协同发展。
香港水务署署长黄恩诺表示,香港将积极与其他城市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水资源管理的挑战。联盟的成立正当其时,将整合技术、政策和市场资源,共建节水科技创新与产业协作的高地。
粤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表示,近年来粤海集团联合全国名校和机构攻关节水关键技术,探索管网智能化监测、水源地生态保护等举措,推动高端膜材料、智慧水务等节水创新成果应用于城乡生产生活。集团将进一步整合政、产、学、研、用优质资源与领先智慧,围绕湾区节水产业政策协同、产业融合、标准建设、技术互通、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专业研讨与务实合作。
在“节水主题发言”环节,全国节水办一级巡视员李烽在现场进行全国节水产业政策宣讲,水利部珠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易越涛作珠江流域节水主题发言并发布珠江流域节水经典案例;在“专家报告”环节,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唐洪武,中国节水大使、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严振瑞分别进行了主题分享。
联盟将推动节水技术革新
据介绍,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已达93家,包括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及江西、云南、福建、广西、贵州、湖南等珠江流域省份有关单位。理事长单位为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海水务”)。联盟致力于架设开放协同、创新驱动、价值共享的国际化节水产业平台和服务体系,推动节水技术革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建立从规划设计、技术服务、运营管理到科技金融服务等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形成湾区节水认证体系,打造一批节水示范项目,积极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水产业创新高地和水资源集约利用示范窗口。
从微灌设备、智能水表等“硬科技”产品,到水资源管理平台、数字孪生系统等“软服务”解决方案,同期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设备博览会上,水务领域的各种“黑科技”一一亮相。
基于数字孪生,从“源头到龙头”智慧供水一体化管控平台也在全方位守护南粤大地。水务“一张图”上就能实时调取城市供水管网情况,漏损检测与控制依靠设备感知探测便能一目了然……粤海水务牵头开发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检测与控制技术”项目,有效降低管网漏损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与能耗,每年节约水资源逾1.3亿吨。
“我们希望通过展会打造一个节水产业创新成果的‘展示窗’,通过云观展、节水产品宣介路演、行业分享等活动,推动技术、资本、市场精准对接,为产业升级注入源头活水。”粤海水务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