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近日,记者从中铁六局获悉,该局电务公司晋鲁豫区域项目部自主研发的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调试模拟器正式投入使用。这款被工程师称为“移动实验室”的黑色背包设备,彻底打破传统铁路信号调试对深夜“天窗点”的依赖,为铁路信号系统改造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铁路信号系统改造作业受限于列车停运后的“天窗点”。深夜施工窗口时间紧张、任务集中,不仅安全压力大,还易受天气、现场配合等因素干扰,导致工期延误。“过去一组设备调试需熬夜攻坚,反复拆装轨旁设备,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张颖表示,传统调试方式已难以满足铁路运维的高效需求。
此次投入使用的“移动实验室”以创新技术破解行业痛点。该设备仅背包大小,便携性强,通过模拟调试技术实现室外设备调试脱离“天窗点”限制。技术人员可随时随地对设备参数进行精准调试与故障预判,将单次调试工期从8天缩短至2天,效率提升75%,同时降低75%以上人工成本。此外,项目部配套开发的铁路信号模拟试验装置,能在室内模拟现场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全流程检测,进一步保障调试质量。
目前,这项技术创新成果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审查,成功入选中国中铁实用技术成果名录,并斩获河北省建筑业科学技术奖。其应用范围已从研发项目拓展至沈白铁路等多项重点铁路工程,在实际施工中持续验证技术可靠性与实用性。
“移动实验室”的推广不仅解决了铁路信号现场调试的核心难题,更探索出设备维修、改造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作为铁路运维领域的技术突破,该成果为我国铁路运维技术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助力铁路建设朝着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