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赵向南
9月27日—29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和2025年山西(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山西能博会)在山西太原举办。本次山西能博会的一大亮点和特色是首次设立能源科技创新展区,重点展示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炭灵活发电等。
9月25日,科技日报记者探馆山西能博会,首次设立的能源科技创新展区已布展完成,目之所及皆是创新涌动的蓬勃气象。从智能煤矿的无人开采系统,到光伏储能的高效转化技术,从氢能产业链的突破成果,到新型电力系统的智慧解决方案……此次展览展示了山西近年来能源科技的重大技术、应用、产品和材料。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大型矿用机械正铲式挖掘机,替代进口产品,推广应用于国内各大露天矿山;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了全矿区、全层位、全时段的煤矿区煤层气“四区(规划区、准备区、生产区、采空区)联动”井上下联合抽采模式和系列技术体系,在山西重点煤矿区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处于国际领先位置;潞安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岳光溪院士团队联合研发晋华炉煤气化技术,解决了高灰熔点煤水煤浆气化的世界难题……记者注意到,这些“绝活亮活”有不少是原创性、引领性,甚至颠覆性的。这些成果既不断破解产业难题,又支撑引领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能源科技创新展区聚焦能源转型9条实践路径,设立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炭灵活高效发电、低碳高效煤制油气等六大板块,同时单设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3个专区,以重大平台、重大成果、重大示范工程为主要展陈内容,展出山西省近年来的80多项能源科技重大创新成果,亮点式呈现了山西能源科技创新成就。”山西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介绍,能源科技创新展区展出的成果中,有不少是首次公开发布或首次集中展示,包括潞安化机的“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晋华槽”、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的“低浓度瓦斯提浓技术”、太原理工大学的“南极秦岭站规模化新能源系统”等技术成果。“‘南极秦岭站规模化新能源系统’是全球首个极地规模化新能源系统,今年3月在南极秦岭站投入使用。该系统针对极地特殊环境,集成了风能、太阳能等多种新能源发电技术以及储能技术,克服低温、强风、极昼极夜等困难,实现新能源在极地地区的稳定、高效利用。”山西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说。
在新能源板块,展出的全球最大19MW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推动风电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面向深远海智能化26MW级海上半直驱风力发电机,是全球最大海上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助推海上风电产业持续走向深蓝;“太阳能+空气能一体化热泵”以“太阳能集热蒸发器”为核心,通过少量电能驱动,同步高效吸收太阳能辐射热与空气能,实现双源协同供暖。此外,展陈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低成本阴离子交换膜制氢技术、甲醇动力发动等,也是山西省新能源科技创新的缩影。
一项项能源科技新品、前沿创新成果,不仅彰显着山西在能源科技创新领域的硬核实力,更为山西能源革命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活力。
(山西省科技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