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开发区制定工作安排  203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瞄准2000亿元

2025-10-19 16:22:5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添福

10月19日,记者从西宁开发区获悉,为深入贯彻《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西宁开发区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引领区、科技创新活力区、绿色低碳示范区、对外开放先行区和产业承接样板区,锚定“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目标,精心制定工作安排,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据悉,西宁开发区制定的工作安排明确,到203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速10%以上;R&D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60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 3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年产值占比达到35%以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5%,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35家。

工作安排提出,聚焦光伏制造、锂电储能、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培育,并梳理产业链优势与短板,制定“一链一策”方案。同时,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动态优化布局与资源配置。在此基础上,推动产业链式集聚。

为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西宁开发区将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模式,并持续推进低效用地盘活,通过分类施策、精准招商等手段,为优质项目拓展发展空间。

为构建梯度培育体系,西宁开发区提出,要建立“初创—成长—领军”企业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优化服务体系,推行“一窗办理+一网通办”模式,设立企业综合服务窗口,并引入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强化科技创新方面,西宁开发区提出,在平台建设上,鼓励企业提升创新平台数量和质量,帮助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容错机制。在技术攻关方面,要紧盯上级资金投向,加大科技专项资金申报力度。

推动园区数智化转型,西宁开发区制定的工作安排明确,要支持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鼓励企业实现各环节的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协同,并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推动绿色安全发展,西宁开发区将扩大绿色制造规模,引导企业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并推进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建设。同时,支持绿色工厂低碳转型,培育零碳示范园区和企业,并推进碳足迹认证和绿电溯源体系建设。

打造产业协同高地,西宁开发区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紧抓政策机遇,加强与发达地区园区合作,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