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2025-10-24 11:12:5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实习生 李讷

10月23日,黑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会议围绕“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为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作专题发布。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表示,“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聚焦生态振兴目标,扎实推进“绿色龙江”建设,从污染防治到生态修复,从制度完善到全民参与,全方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6年获评国家优秀;基本实现了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市县全覆盖,给125个县区耕地“贴标签”,完成1800多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和3000多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实现创建数量、转化模式‘双突破’,6地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地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士奇表示,“十四五”以来,黑龙江省共削减替代散煤约685万吨,推动930万吨粗钢超低排放改造,协同推进能源、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十四五”以来,黑龙江省形成“生态修复+产业融合”“生态治理+价值实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转化路径。伊春市构建了“保护—修复—利用”闭环体系;大兴安岭地区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抚远市打造“蔓越莓+”全产业链模式,年产值突破1亿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围绕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这一主线,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2024年,全省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4.4%,较2021年提高12.5%,今年1至9月份全省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5.2%,同比上升2.4%。2022年以来,松花江干流10个国考断面水质连续三年保持优等级。

2025年1月1日,《黑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施行以来,黑龙江省建成多种类型的“无废城市细胞”1490个;持证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利用处置能力达到每年788.3万吨,较2020年增长97.0%;2.9万家涉危废企业纳入国家信息系统,较2020年增加43.1%;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抽查合格率较2020年分别提升3.4%和8.1%。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威表示,“十四五”以来,黑龙江省开展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全覆盖检查县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情况,开展以松花江干流为重点的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同步建立了“县区周巡查、地市月核查、省级季抽查”和“局长查现场”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率达100%,整治率达97%。

责任编辑:聂慧敏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