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杨冉冉
近日,记者从中铁六局获悉,该局内江乡居产业融合项目部立足国家低空经济发展导向,将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空中巡查+云端管控+闭环处置”智慧管理体系,高效破解四川丘陵地带施工监管难题,为7.8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作为内江市市中区乡村振兴重点工程,该项目覆盖8个镇81个村,施工区域达259平方公里,地形复杂、点位分散,传统巡查需10余名人员、6辆巡查车连轴转一周才能全覆盖,且存在高边坡等危险区域巡查盲区。

无人机系统的投入实现了全方位升级:每日按预设航线自主巡航,3小时即可完成全域排查,问题定位精准到米级;搭载AI智能识别系统,能精准捕捉未佩戴安全帽、违规进入危险区域等不安全行为,实时监测火情、物资堆放异常等情况,隐患处置响应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分钟。
在进度管控上,无人机定期采集影像数据,结合2D、3D建模技术实现工程进度可视化追踪,助力管理人员动态优化施工方案。截至目前,项目已通过无人机数据支撑优化施工计划12次,节约工期近30天。
数据显示,无人机系统投入使用后,项目巡查人员减少60%,巡查车辆使用频次降低70%,年节约管理成本超百万元,施工隐患整改率提升至98%,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这一科技赋能模式不仅加速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更打造了“科技+民生”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本。
(受访者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