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提出基于超导量子芯片的暗物质搜寻新架构

2025-11-04 18:58:3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高级工程师周经纬、教授荣星等人基于超导量子比特体系,提出一种可扩展的暗物质搜寻架构,并成功在多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完成了原理性实验验证。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现代天文学与宇宙学观测表明,暗物质约占宇宙总质量的25%。近年来,以轴子和暗光子为代表的超轻玻色子暗物质成为备受关注的暗物质候选者。理论预言超轻暗物质可能的质量范围约为1—100微电子伏特,并且与普通物质之间仅存在极微弱的相互作用。国际上已开展一系列超轻暗物质搜寻的实验研究,但是仍面临测量范围与探测灵敏度难以兼顾的技术挑战:共振式探测器灵敏度高但探测带宽有限,非共振式探测器虽覆盖范围广却灵敏度不足。

针对这一挑战,研究团队提出利用超导量子比特直接搜寻超轻暗物质的实验架构:利用微纳加工技术,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多个频率可调的超导量子比特,形成可扩展的暗物质搜寻架构。该架构可以实现对暗物质多能区同步开展高灵敏扫描探测,从而有望解决测量范围与灵敏度难以兼顾的问题。研究团队设计制作了三比特超导量子芯片,可以同时对15.632—15.638、15.838—15.845及16.463—16.468微电子伏特三个能区的暗光子进行搜寻,并给出了相应区间内最严格的暗光子—光子耦合界限。相较此前基于天文观测的界限,实验结果提升了1至2个数量级。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这项工作展示了超导量子比特在粒子物理领域的应用前景,也为未来实现更宽质量区间、更高精度的暗物质探测提供了基础。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