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11月2日,第五届乡村振兴“村长班”在北京开班。

据介绍,第五届乡村振兴“村长班”共有106名学员,招生延续了办学以来所秉持的区域、年龄、学历、民族、背景多元化特点,最大化倾向最需要扶植地区、最大化提供交流和学习价值。本届乡村振兴“村长班”学员覆盖28个省区市,涵盖5大自治区及全国各地水族、土族、仫佬族、羌族、彝族、畲族等9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学员们最小25岁、最年长已66岁,有扎根基层几十年的老支书、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者,还有退伍军人、驻村第一书记等。他们将在7天的脱产学习过程中,同来自不同领域的导师共同交流和学习。
“举办乡村振兴‘村长班’,整合政产学研等优势资源,建设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村长队伍,牵住了人才振兴的牛鼻子,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开班仪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魏东在致辞时表示。
中央统战部光彩事业指导中心主任、中国光彩会副秘书长郭锋在致辞时表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从产业到治理,从生态到乡村,乡村振兴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人才支撑。
“围绕‘百千工程’重点任务,北京市工商联创新打造‘万企兴万村’京郊行品牌,突出‘新时代首善民企’品牌建设、党建引领、京郊特色和典型示范,引导民营企业融入乡村振兴,实现村企共建、互利共赢。”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林为民在致辞中表示,学员们要潜心学习、学有所成,希望他们带着所学知识投身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在服务群众中实现价值。
开班仪式后,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以《根植希望沃土,共创乡间未来》为题为学员上了第一课。他认为,乡村振兴需要“软”“硬”两手抓。“硬”就是要靠投入,必须投钱、投项目、投工程来产生价值;“软”就是提升乡村发展“领头人”的综合能力、乡村治理的理念,乡村振兴“村长班”就是围绕这方面来开展的。他表示,将为学员搭建平台,“牵线搭桥”,让学员间互相借鉴学习,结对子互相帮助。制作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电商运营等技术在内的乡村振兴培训教材。联动金融机构,挑选优秀学员,给予其所在村或开展的项目金融支持。
本届乡村振兴“村长班”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川商总会、新希望集团、四川省永好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
(受访者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