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日前,2025年国际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在武汉举行。其中,由中建三局国际工程公司承办的“国际化专区”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成为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该专区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围绕“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等六大核心方向,系统呈现了智能建造全链条的国际实践与创新成果,吸引了来自欧美、新加坡、日本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20家全球标杆企业参与,构建起一个集技术展示与标准对接于一体的高端国际交流平台。

在“好设计”板块,观众得以一览全球顶尖设计机构的前沿理念与实践成果。该板块聚焦国际设计解决方案与标准体系建设,涵盖大师项目经验、数字设计平台及国际认证体系三大内容,旨在推动智能建造从前端设计即与国际标准接轨。新加坡林同棪国际展示了其在桥梁与轨道领域的全链条设计能力及“棪创”数智平台;法国BETOM集团分享了近60年BIM技术实践经验;英国标准协会作为ISO创始成员之一,携ISO 9001、ISO 19650等多项权威标准亮相,为行业提供坚实标准支撑。
“好材料”板块集中呈现了全球建筑新材料、智能机电和垂直交通装备等关键产品。作为安全电梯的发明者,美国奥的斯带来Skyrise®高速电梯、Compass®360智能派梯系统等创新产品,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垂直交通效率。此外,各类节能建材与智能设备的集中展示,进一步夯实了智能建造的硬件基础,助力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持续升级。
“好建造”板块聚焦智能系统与装备,覆盖辅助软件、建造机械及定制化解决方案。西班牙COMSA集团作为基建领域的领军企业,携铁路工程案例模型参展,并分享了其在高铁、地铁信号系统智能化方面的实践经验。该板块通过引入成熟的数字化工具与自动化装备,推动传统建造模式向“装备驱动、数据赋能”转型,显著提升工程精准度与施工效率。

在“好运维”板块,国际企业展示了基于AI与数据驱动的建筑运维系统与低碳解决方案。拥有140年历史的美国江森自控展出其AI赋能的楼宇自控系统,可实现建筑设备的集中管控与能效优化,推动运维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判”演进。现场同时呈现多项能源与基础设施运维方案,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本次国际化专区通过贯通“设计—材料—建造—运维”全产业链条,不仅系统呈现全球智能建造的前沿成果,也为国内企业对接国际资源、拓展合作网络搭建了重要桥梁。作为承办方,中建三局国际工程公司表示,将持续借助此类平台促进技术互鉴与产业协同,助推中国智能建造产业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国际化新阶段。
(主办方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