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十四五”,四川高质量教育体系成效显著

2025-11-14 18:48:1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实习生 肖云梦

11月14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陈冠松围绕四川“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要成就作介绍。

据悉,“十四五”时期,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规划所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圆满完成,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新成效。四川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08万余所、在校学生1547万余人、专任教师101万余人。

“我们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全省普通高校达到141所,8所高校14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20所高校122个学科进入世界高水平行列。”陈冠松表示,“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全省教育发展水平与国家一道同步进入世界中上国家发展行列。

记者了解到,四川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四川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保持持续增长,年均增幅超过5%;“十四五”以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投入资金136亿元,惠及学生1571万人次;构建“奖、助、贷、勤、免、补”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116.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应读尽读”。

此外,四川省教育服务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四五”以来,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累计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300余万名,新增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56.7%,比2020年提高了6.4个百分点。高校已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

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毛端喜表示,下一步,四川省将动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围绕产业办专业、紧贴需求育人才、聚焦质量抓监测,紧扣“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和17条重点产业链,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持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同时,常态化开展专业质量监测评估,建立“红橙黄牌”预警制度,进一步规范专业建设和管理,夯实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