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1月19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工业智能体高质量发展活动在北京汽车博物馆举办。活动以“平台化赋能 智能体定义”为主题,聚焦工业智能体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是落实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战略的重要实践。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聚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控等七大核心方向,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对接产业需求,吸引200余个优质项目参赛。经多轮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2个及优胜奖35个,高校组的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与企业组的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斩获一等奖。

在主旨报告环节,行业专家围绕产业发展开展深度分享。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解读了工业智能体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导向与实践路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原首席顾问宁振波阐述了其推动工业制造范式从“规模经济”向“响应经济”转型的核心作用。

活动现场发布了《中关村丰台园工业智能体服务资源清单及应用场景清单》,整合15项全链条服务资源与13个高质量应用场景。丰台园推出落地政策、生态构建、专业服务、空间载体四大支持,获奖企业最高可获300万元资金支持及300平方米“零租金空间”,13个应用场景覆盖轨道交通装备设计与运维等三大领域。同时,丰台园首批3个工业智能体创新中心获授牌,3组校企及企业间合作项目完成签约。

丰台区构建起“政策护航+场景牵引+生态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本次活动加速了工业智能体技术从赛场走向市场,将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主办方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