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杨宇航
19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下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综合集成应用发布会在拉萨召开。会上发布了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应用成果”。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十大应用成果涵盖生态保护、灾害防控、资源能源调查、碳收支核算、交通安全保障、边疆发展等领域。其中,包括全过程科学支撑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建成地球系统综合观测与预警平台、提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与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方案等。
科考团队还系统阐述了关于青藏高原环境转型过程的新认识。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经历了三次重大环境转型。第一次转型由“山海翻转”与差异隆升驱动,促使季风北进和暖湿海洋水汽输送。第二次转型由北部隆升与现代高原格局形成奠定,塑造了寒旱化与“三极”联动格局。正经历的第三次转型,则由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驱动,表现为高原整体“暖湿化”和生态系统“暗绿化”趋势。
“亚洲水塔”供水能力增强有助于国家水安全,碳汇功能提升助力“双碳”目标,生物多样性服务潜力增强支撑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团队指出,新一轮环境转型为青藏高原的宜居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但与此同时,也需警惕水塔失衡可能引发的冰冻圈灾害、生态系统失衡与生态破碎化等风险。
据悉,会议期间还通过图文展板、实物标本及数字化手段,系统展示了科考的顶层设计、标志性进展、四大成果体系以及30项代表性成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