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实习生 孔若溪
近日,记者了解到,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自2023年起连续3年将其纳入区“十大民生实事工程”,系统推进以“预防—干预—支持”为核心的心理健康育心体系建设。2025年,该区围绕“育心工程”四大核心任务,持续发力、精准施策,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悉,2025年秋季学期,涪城区运用标准化测评工具,构建学生心理状况动态数据库,完成了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57000余名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实现“一校一策”分析报告全覆盖,为早期识别与精准干预争取关键窗口;并同步启动班主任测评数据解读专项培训,将冰冷的数字转化为温暖的行动指南。
针对部分学校心理师资不足、专业能力不均衡的问题,涪城区通过引进区外专业力量,结合测评结果与日常观察,聚焦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核心议题,通过“一对一”深度辅导和“小组式”团体成长,为学生提供精准支持。目前已经开展进校心理服务207次,为1706名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了专业辅导。
为破解“想教不会教”的现实难题,涪城区组建由高校专家、心理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构成的研发团队,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系统开发36节心育精品课程,并编撰《涪城区心理健康教育课例汇编(第二季)》,为非专业教师提供标准化教学支持。经过多轮磨课、研讨与示范录制,逐步构建具有涪城特色的心育课程资源库,极大地降低了心理健康课的授课门槛,确保了心育课程的标准化、专业化实施。
除此之外,涪城区还积极构建“学校心育+家庭育心”一体化育人新样态,开展“家校共育巡回大讲堂”,逐步构建学校引导、家庭实践、孩子受益的良性育人生态。截至11月10日,涪城区已完成73场讲座,覆盖全区所有学校,惠及家长超万人次,下一步还将继续推进剩余27场讲座,进一步夯实家校协同的心理教育基础。
涪城区教体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育心工程”建设,在完成年度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区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切实为学生终身发展与幸福成长筑牢心理根基,为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