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日前,“十四五”“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以下简称畜禽新品种专项)在广西贵港组织开展了科技创新成果现场展示活动。活动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农村中心)主办。

本次活动以生猪领域科技创新成果集成化展示为重点,系统总结了生猪育种、繁殖、生产全链条项目进展,围绕前沿育种、品种创制、高效生产、精准营养、智能装备等5个板块,通过采取现场操作、实物展示、展板介绍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天权”基因组育种工具、猪批次化繁殖调控技术、智慧养殖装备等多项技术成果。农村中心同步推介了农业科技大市场成果价值评估体系。

生猪产业在畜牧业中占据核心地位,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随着生猪产业规模化、智能化进程加快,科技创新已成为关键变量和驱动引擎。生猪相关科研项目在畜禽新品种专项占比近四成,实施成效直接影响着整个专项的绩效,直接关系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交流会上,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对成果进行了点评交流。大家表示,活动形式新颖、效果直观,聚焦生猪、重点突出,展示的成果覆盖了遗传育种前沿技术、种源创制与高效繁殖、营养精准供给与资源开发、智慧养殖装备应用等重要领域,上下游衔接紧密,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通过“十四五”专项管理中的专项融合创新共同体、青年科学家交流会等协同机制,产出了一批具有引领性和可推广的创新成果。建议依托科研示范基地等平台,系统性推进成果熟化、对比和验证,促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应用,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会议强调,要对标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的要求,不断优化项目组织实施,着力提升项目实施质效,加强高质量成果供给,依托农业科技大市场,促进科技研发和产业无缝对接。

本次活动是农村中心2025年重点专项创新成果现场展示系列活动之一,突出场景化需求、系统性集成、全链条展示,建立起了集成果研发、转化、评估、交易于一体的对接平台,着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全国畜牧总站等相关单位领导同志,专项总体专家组跟踪专家、相关项目负责人、项目团队、企业代表40余人参加。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