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记者11月19日获悉,在27届高交会中国电力设备五新展览会上,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组织行业多领域技术专家与创新成果专家,基于成果影响性、产业影响性、成果实效性、战略符合性开展综合评价与前瞻研判,发布中国电力设备“十四五”十大影响力成果与“十五五”十大发展趋势。
其中,中国电力设备“十四五”影响力十大成果分别是:1.国产化核能发电技术与装备;2.300MW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及装备;3.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技术及装备;4.特高压输电工程的技术与装备;5.国产电力专用芯片的技术与应用;6.50万吨/年燃煤电厂碳捕集技术及装置;7.全球最大的26MW级海上风电机组装备;8.全国产化分散控制系统实现系列化应用;9.刷新全球纪录的杂化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10.全氟异丁腈替代六氟化硫的技术与装备。
中国电力设备“十五五”装备技术十大发展趋势分别是:1.电力系统协同与源网荷储一体化深化;2.电力装备、系统调节能力实现跨越提升;3.电力装备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4.新能源装备构网型技术规模化应用;5.电氢耦合装备系统实现商业化突破;6.新型储能装备技术多元化发展;7.核聚变能源装备技术实现工程验证;8.量子技术装备在电力系统实现示范应用;9.前沿颠覆性装备技术取得突破;10.电力装备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
国家能源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国庆表示,中国电力设备“十四五”十大最具影响力成果与“十五五”十大发展趋势的发布,充分彰显我国电力设备产业在核心技术自主化、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化升级领域的坚实基础与强劲潜力。面向未来,我国电力设备产业将持续以创新为驱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