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北”工程六期开局告捷  燕山山地南部增绿54万余亩

2025-11-23 18:41:4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记者23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作为北京“三北”工程六期规划的开局之战和重中之重,北京市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已圆满完成54万余亩的林业建设任务,标志着北京高标准实施的“三北”工程六期建设实现良好开端。

《北京市“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年)》明确了2030年前北京市将实施的“三北”工程六期建设任务,包括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太行山东北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潮白河流域中下游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和退化林修复工程。其中,“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于2024年启动建设,是北京“三北”工程六期中率先启动建设的工程,涉及昌平、怀柔、平谷、密云、延庆5个山区和十三陵、八达岭2个国有林场。

据悉,北京市在“三北”工程建设中,将科技贯穿于规划设计、苗木运输、施工管护的全过程。“今年春天,无人机积极投身到八达岭林场青龙桥分场造林苗木的搬运工作中来。”八达岭林场管理处森林经营科负责人蒲凌奎介绍,针对人工运苗在山高路陡区域运输时间长、易造成苗木损伤等问题,无人机运苗有效提高了苗木在春季造林黄金时期的运输效率和成活率,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加快了造林进度。

此外,在推进“三北”工程的实践中,北京市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开药方”。

“我们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量身定制’修复方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副处长王翔宇介绍,比如,在土层厚度低于20厘米的灌木林地和荒山荒地,选择耐干旱、抗寒冷、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采用自然式混交方式,构建复层、异林、混交结构;在林木生长不良、森林群落稳定性降低、短期内难以自然恢复的地块,通过补植补播、采伐修复、更替修复等技术改善退化林林分结构,提升森林的稳定性、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摄影 何建勇)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