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桂萍 科技日报记者 张添福
记者11月26日获悉,地处河湟谷地核心区域、坐拥青藏门户交通优势,“十四五”以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紧扣“保粮、稳畜、强菜、扩薯、推果”发展思路,推动冷凉蔬菜产业实现规模、品种、市场、科技、机制等方面的跃升,一系列标志性的“首次”突破,让“青藏门户 乐都果蔬”品牌愈发响亮,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农业强则乡村兴,产业兴则农民富。乐都区打破传统种植局限,创新“稳川、进沟、上山”立体布局,推动冷凉蔬菜产业实现量级跨越。2025年以来,蔬菜种植面积首次突破12万亩(含复种),产量达36万吨,年产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规模占海东近50%、全省近40%,青海重要“菜篮子”地位持续巩固。
科技与品牌双轮驱动提质增效。2025年,乐都区首次引进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在11个乡镇1.05万亩基地推广应用,实现施肥、起垄等作业厘米级精准控制;通过物联网技术精准调控水肥,实现节水65%、节肥50%,产量提升20%以上,连续四年化肥农药零增长,农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针对传统育苗痛点,乐都区在洪水镇姜湾村打造高原绿色生态育苗中心,引入自动化播种机、智能温控系统,构建“工厂化+订单式”育苗体系。2025年,种苗产量首破2500万株,成活率超95%,不仅满足本地需求,更向周边18个行政村供应优质菜苗近700万株,年带动1.1万人就业。
乐都品种引进与试种成效显著,瞿昙镇500亩盘菜首次试种成功,亩产超5000斤,带动近200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洪水镇上窑洞的豆苗菜快速形成规模,成为冷凉蔬菜外销代表性品类,构筑起“小作物大产业”发展格局。
乐都品牌建设同步发力,累计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33个,注册“乐字号”商标26个,2025年“青藏门户 乐都果蔬”区域公用品牌发布,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价值跃升。
乐都区立足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对内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等一线城市,3万吨冷凉蔬菜创造1.1亿元产值;对外实现外贸多次突破,2024年彩椒出口俄罗斯,2025年马铃薯直供俄罗斯、大白菜首销越南,累计出口5000余吨,出口额近千万元。为破解物流难题,在哈萨克斯坦建立首个“乐”字号海外仓,构建“种植基地—冷链—海外仓—终端市场”闭环体系,节约30%物流成本,让高原蔬菜稳稳走上国际餐桌。
如今的乐都,冷凉蔬菜产业根基稳固、链条完善,从育苗中心的茁壮幼苗到种植户的丰收笑脸,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画卷,在湟水谷地徐徐展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