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记者 余昊原
2025年11月20日-21日,“科技外交官之家—2025年资深外交官·山东行”于山东省济南市圆满举行。
本次活动以“建设开放创新生态,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为主题,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指导,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国科协”)、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创业共同体承办,山东省国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对外投资合作协同发展联盟协办。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二级巡视员王强,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祝恩元,国科协会长靳晓明,山东高速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仰进出席活动并致辞。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科协荣誉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中心副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张景安发表了题为“以科技外交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山东新发展格局”的演讲。他指出科技外交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引擎,正为山东融入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山东积极搭建国际科创合作平台,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技术与企业,推动产业链迈向高端化、智能化。通过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不仅加速了自身产业升级,更提升了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以开放促创新,以合作谋发展,科技外交正助力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科技部重大专项司原二级巡视员郑方能发表了题为“加强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演讲。他指出科技金融通过创新资本配置,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核心动能。它引导资本精准投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通过构建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有效破解创新企业“最初一公里”融资难题。同时,金融科技的应用提升了服务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形成科技与金融良性循环。这不仅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基础。
山东深蓝智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澳大利亚科学技术与工程院院士张立人发表了题为“心路历程 2019-2025”的演讲。他强调2019至2025,是一段在变局中探索新局的非凡心路。始于全球格局深刻调整与科技革命浪潮的交汇点,我们亲历了从传统模式依赖到新动能重塑的认知蜕变。这六年,外部环境复杂演变与内部转型压力交织,推动着发展理念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深刻转向。在开放合作与自主创新的辩证求索中,我们逐步破除了路径依赖,于科技自立自强、绿色转型等领域找到了新锚点。这条心路,铭刻了突围的坚韧与成长的智慧,为奔赴更远大未来奠定了思想与行动的基石。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荣誉会长、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原副司长姚为克,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原副司长、原驻休斯敦总领馆参赞衔领事马林英分别主持两个科技外交沙龙。原驻波兰使馆科技参赞、中国工程院合作局原局长程家怡,科技外交专家委员会中俄专委会主任委员、原驻俄罗斯使馆公使衔科技参赞郑世民,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原副司长、原驻澳大利亚使馆公使衔科技参赞蔡嘉宁,科技外交专家委员会欧美分委会主任委员、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原副司长徐捷,原驻芬兰使馆科技参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原驻德国代表处总代表、国家外国专家局经济技术专家司、财务司原司长袁旭东,原驻白俄罗斯使馆科技参赞、国家外国专家局经济技术专家司原副司长张菊,山东高速集团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辛公锋,山东产研院研究生事业部主任、齐鲁工业大学教授刘学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处长徐绍建,齐鲁工业大学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邵晓波等资深外交官和专家围绕“国际科技合作赋能山东新质生产力发展”“突破科技保护壁垒,共建国际科技合作良好生态”等主题各抒己见,为山东的科技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赴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山东省科技馆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国科协与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创业共同体共同主办2025年国际科技合作能力提升培训班。
本次活动汇聚了科技外交领域的资深专家与山东本地的科技企业、科研机构代表等共计200余人,为推动山东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建设高水平开放创新生态提供了重要平台,为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科技外交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