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音乐遇见 AI,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9月20日(周五)19:30,星际起航、时光织梦、心灵家园、未来交响、星际回声,五场音乐科技秀,《未来之声——AIGC音乐科技之夜》等你来解锁!
直播 | AIGC音乐科技之夜
-
-
本次讲座邀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殷成志,深入探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全面深化我国城市治理改革,推进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相关表述。详细阐述深化我国城市治理改革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各种途径推动中国式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9月20日周五19:30,敬请关注!
清华公益直播 | 殷成志: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
-
-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李正风教授将围绕当代中国如何建设科技强国,带领大家共同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建设科技强国,分析世界科技强国变迁的历史经验,并探讨中国建设当代科技强国的重要任务。9月6日(周五)19:30,敬请关注!
清华公益直播 | 李正风:当代中国如何建设科技强国
-
-
总长323.6米,总吨位13.55万吨,约24层楼高的“爱达·魔都号”,光零部件就有2500万个,相当于大型飞机C919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我国是如何摘取这颗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的?9月6日14:00,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情景大师直播课带你一起登上“爱达·魔都号”,深入亚洲第一大船坞——外高桥造船厂,去揭开它背后的秘密!
直播 | 探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
-
-
8月30日(周五)上午8:30,北京协和医学院举行2024年开学典礼,见证新同学以协和为起点,开启医路新征程。
直播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24年开学典礼
-
-
中国科技馆组织开展2024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通过“专家讲授、案例交流、调研见学、设计课程、生成方案、成果展示、联合评价”等多个培训环节,助力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科学素质提升。7月30日09:40至15:10,敬请关注!
直播 | 2024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
-
-
日前,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发表在《创新》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生长在新疆沙漠里的一种沙漠苔藓——齿肋赤藓,能在模拟火星环境下生存,有望成为火星绿化和生态系统建设的理想候选植物。本次直播邀请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李小双聊聊这种“地球最强植物”星际拓荒的先锋潜力。7月27日21:00,敬请关注!
直播 | 能在火星存活?齿肋赤藓的极限生存之道
-
-
你能分清大熊猫的长相吗,它会中暑吗,它有几种叫声?呆萌可爱的国宝,你是否真的了解?如何照料大熊猫妈妈产崽,“奶爸奶妈”们的全职技能都有哪些?从圈养到放归,大熊猫幼崽都要上哪些“培训课”?放归后的大熊猫如何追踪?饲养师们为什么要穿上熊猫服?7月4日14:00,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情景大师直播课,带您走进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卧龙核桃坪基地以及四川都江堰龙池保护站,现场揭秘!
直播 | 保护大熊猫的下一站
-
-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举办“追随精神谱系 科技自立自强”主题实践活动。邀请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河南省委党校教授、红旗渠干部学院原副院长曹彦鹏进行专题报告。
直播 | “追随精神谱系 科技自立自强”专题报告会
-
-
用镜子怎么发电?戈壁滩里的“超级镜子”阵列有何用途?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又是如何工作的?5月31日14:00,科技日报记者带你走进戈壁滩,探秘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和50兆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站,揭开未来清洁能源的神秘面纱!
直播 | 探秘戈壁滩里的“超级镜子发电站”
-
-
中国“贫油论”是真的吗?大庆油田的命名由来是什么?“铁人”王进喜有哪些感人事迹?淡黄色的石油你见过吗?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日报记者带你走进中国科技馆“共和国血脉”展览,重温一代代石油科技工作者传承接续奋斗的事迹,了解我国在石油、能源领域取得的一些重要科技成果。5月30日16:00,敬请关注!
直播 | 5月30日,来中国科技馆探访“共和国血脉”展览
-
-
能卷成筒状的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戴上头盔就能身临其境地攀登珠峰、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能持续可控输出能量的新一代人造太阳……5月25日14:30,科技日报记者与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北京交通大学教师陈征一起,带你走进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创新展览。
直播 | 来全国科技活动周,沉浸式体验最硬核科技
-
-
从“毛坯”到“精装”,复兴号高铁列车是如何制造出来的?5月17日14:00,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王浩,和大家一起探秘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总装车间,揭秘中国高铁的技术实力。
直播 | 高铁是如何制造的?复兴号智能化设计大揭秘
-
-
中国南极昆仑站在Dome A利用极夜期间稳定的大气条件,自2008年起成功研制多台天文光学仪器,取得了前沿天文学研究的先机。本次报告邀请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李正阳研究员,介绍在南极极端环境研制天文光学望远镜的过程以及部分观测成果。5月11日21:00,敬请关注!
直播 | 李正阳:站在南极之巅看星星
-
-
姚黄、魏紫、豆绿、岛锦、二乔、洛阳红、贵妃插翠……国家植物园露地栽培的200余个品种、千余株牡丹花正开,美丽且绚烂。为何“唯有牡丹真国色”,从古至今牡丹纹饰深受人们的喜爱?4月28日10:45,和我们一起云赏牡丹!
直播|国家植物园里的“人间富贵花”
-
-
科普巨幕电影《火星使命》首映活动正在直播,中国科学院院士与航天员教员亲临现场,带来精彩纷呈的活动,带您体验航天员选拨,共同追逐航天梦。4月20日(周六)10:00,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