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八号——看航空航天发展

2024-09-11 08:08:00 来源: 新华社 点击数:

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让全世界“听见了”《东方红》的旋律

听见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声音

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

和平利用太空

造福人类的序幕从此拉开

1975年11月26日

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在轨运行3天后

回收舱成功返回地面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99年11月20日

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

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完成空间飞行试验之后

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实验成功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

在轨飞行14圈

历时21小时23分

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中国成为

世界上第三个

独立掌握发射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

历时115小时33分

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

2007年10月24日

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2008年11月12日

由嫦娥一号拍摄数据制作完成的

“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公布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号飞天

航天员乘组指令长翟志刚

在太空成功实施出舱活动

顺利完成中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

这标志着中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2011年11月3日和14日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

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

突破和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2012年6月16日

航天员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

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

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刘洋也是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2012年6月24日

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

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

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2年12月27日

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启动区域性正式服务

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发射升空

在轨飞行期间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

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手控交会对接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在天宫一号

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并首次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2013年12月2日

嫦娥三号发射成功

2013年12月14日

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虹湾区地区

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实现软着陆

2016年9月15日

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

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飞向太空

2016年11月3日

我国最大推力

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成功

此次发射成功

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

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2017年4月20日

中国首艘货运飞船

天舟一号发射成功

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

2020年6月23日

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最后一颗组网卫星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2020年7月31日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

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

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20年7月23日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成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

正式开启了中国人自主探测火星之旅

2021年4月29日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21年6月17日

搭载着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的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3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022年5月10日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

在历经数小时的飞行后

天舟四号顺利完成与空间站核心舱后向对接

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全面建造

2022年7月24日

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

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

2022年10月31日

中国空间站第三个阶段

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

2022年11月3日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

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

在轨组装完成

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

嫦娥六号携带月球背面样品成功返回地球

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

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

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

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嫦娥五号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中国探月的脚步迈向更远、愈发坚实

此刻

神舟十八号乘组仍在中国空间站忙碌着

“神舟”巡天、“嫦娥”奔月

“北斗”指路、“天问”问天

“天宫”览胜、“祝融”探火……

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

与文化传承的任务

一次次展示着中国航天

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八号

几十年间

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一步一脚印

创造出累累硕果

揽月九天

探手摘星

新中国航天事业开拓者

通过筚路蓝缕的探索

自强不息的努力

开拓进取的钻研

实打实地谱写了

探索星辰大海的现实主义壮丽诗篇

人类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是渺小的

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伟大的

中国航天人将飞越星辰大海

向宇宙更深处不懈追寻


本期主持:蔡湘鑫

摄影:金立旺 赵建伟 王建民 李刚

查春明 连振 刘潺 李鑫 郭程

江宏景 胡智轩 周佳谊 赵颖全 郭中正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