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魏依晨
“江西科创实力不断增强。”1月17日上午,江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南昌开幕。江西省省长叶建春代表江西省人民政府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全球最大最环保烧结机热负荷试车成功,全球首个稻属最全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成功绘制,全球首台超大型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下线……2024年,江西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提升。
翻看政府工作报告,科技创新被放在了突出位置,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栽树工程。数据显示,2024年,江西新增3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270家,预计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13%左右;新增22家国家级5G工厂、总数达36家,预计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3万亿元。
从报告中的这些数据里不难看出,创新日益成为江西发展的强劲引擎。
其中,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64.52%,提升幅度全国第2;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件,5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过去一年,江西科技创新频结硕果:太行国家实验室江西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至172家;实施省级重大专项“2030先锋工程”;江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挂牌成立,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62.15%。
报告显示,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
2025年,如何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江西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江西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扩大有效需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叶建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说。
(科技日报记者 魏依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