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通讯员 刘加明
4月29日,在黑龙江省庆安县久宏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一台台无人驾驶插秧机正在广袤的田野上作业。作为中国绿色食品之乡,庆安县再次插下“龙江第一苗”,领跑水稻插秧季,用一场“无人化”春耕生动演绎着现代农业的新图景。
“看这秧苗长得多壮实!最早培育的一批已经有三叶一心了。”在基地的联体育秧大棚内,农户们忙着将一盘盘秧苗卷起。农户王廷富介绍,苗好七分收,通过采用“超早钵育”技术,智能化浸种催芽,工厂化集中育秧,育苗期提前了10天,抢回了宝贵的积温,提早了插秧进程。
农户将打包好的秧苗运送到大棚门口,运苗无人机已早早等候,将秧苗精准投送至作业地块,一改传统的“车拉人扛”的运苗方式,这些秧苗也及时补充到无人插秧机上,进行插秧作业,不仅速度快,还节省了人力。
田间作业的无人插秧机群格外引人注目。“不用人工驾驶,插秧机规划好路线后,就会插秧、转弯,田块作业全部交给无人驾驶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示范应用负责人徐英伟介绍,这些插秧机通过改造,原来需要两个人干的活,现在一个人就可以。另一方面,北斗导航的高精准定位实现了标准化的垄间垄距种植,作业快慢一致、深浅一致、株行距一致,进而提高了作物产量。
2024年,智慧农场信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应用示范基地正式落户庆安。示范基地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获批农业领域大模型“天工开悟”为核心载体,深度融合智农伴飞平台4.0多智能体决策系统,构建起覆盖农业生产全周期的智能解决方案。
通过部署高精度地块智能分割、作物种植结构识别、生长态势动态监测、病虫害智能预警、气象灾害研判等农业专有算法模型,示范基地可实时采集农田多源数据,经由多智能体协同决策平台进行智能分析,自动生成涵盖选种、播种、田管、收获的全流程数字化方案,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决策支持,实现农业种植智能化闭环管理。
庆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于文旭介绍,智慧农机改造应用是双方共建智慧农场迈出的第一步。目前全县智慧农机数量达到600余台套,示范推广面积10万亩以上。接下来,双方将不断完善和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大示范基地的规模,让更多的农民感受到科技力量的支持。同时,双方还将探索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打造庆安县特色的智慧农业品牌。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经验种植”到“算法决策”,庆安的春耕实践生动展现了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无限可能。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