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欣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航空前置货站——“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迎来了启用“满月”日。今年4月7日,“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在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正式启用。截至5月6日,上海海关所属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累计完成该货站货物智慧化监管作业8吨,流转货物总值939万元人民币。
相关货物通过智能化系统无缝衔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后快速出口,企业地面物流成本可降低10%以上,将为长三角周边企业提供“家门口”航空货运服务。
“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在沪宁两地海关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依托上海海关安全智能锁平台及途中监管系统,通过车辆轨迹、电子地图及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技术,实现货物途中实时远程监控与异常预警。其以科技赋能强化途中监管,为全国智慧口岸建设提供“长三角样本”。
“结合在途监管智能预警及处置手段,我们实现了跨关区系统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进一步满足了货物高速流转需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物控查检二处卡口监控科科长唐宁介绍,“无预警记录货物可在浦东机场口岸实施电子解锁,相较传统人工操作时效提升85%以上。”
“以前货物需运至上海机场完成组板、安检,现在前置货站‘一站式’搞定,直接对接航班。”浦东机场货运站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史晔炜表示,该公司每年预计有1500吨空运货物通过前置货站出口,在时效与成本方面将迎来“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