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5月12日,由中铁四局承建的合肥市包河区卫岗片区TOD工程总承包项目B区全面封顶。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
“为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精心组织,多措并举,不仅加大了人、财、物、机等资源配置,还创新运用智慧工地云平台,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与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等信息化手段,将大数据应用于施工生产各环节,推动解决安全质量、绿色施工等管理难题,有力保障了项目安全、优质、高效推进。”项目经理王龙五向记者介绍。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为项目建设注入了新动能。”王龙五告诉记者,施工安全管理方面,采用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电子巡更系统,依托智慧工地云平台巡检系统,实现日常巡查、安全管控与智慧管理平台实时互动整合。“通过巡更信息设置、检查及整改闭合操作,全方位保障爬架附墙导座安全。”王龙五说。
王龙五介绍,针对装配式建筑楼梯间防护难题,他们成功研发出新型楼梯间作业防护平台,兼顾人员通行与临空作业,实现不同高度位置安全施工,相关设计专利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采用预制楼梯加工安装质量提升技术,解决了“剪刀叉”预制楼梯拼缝错台问题,通过模具选配优化、梯步防滑压槽改进及定位工装增设,确保构件成型尺寸统一,降低安装纠偏难度。
“在超高层幕墙建造中,复杂曲面玻璃幕墙建造尤为关键,需建立多学科协同、多目标控制体系,实现跨学科创新。”王龙五介绍,通过对高精度多维可调面板连接构造、精细化施工过程模拟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实现对大跨度复杂曲面空间网格结构施工动态控制与监测,同时,有害反射光成套施工技术及真空玻璃结构与热工设计方法也均取得突破。
据悉,项目实施目前已形成科研报告1份,省部级工法2项,获得发明专利受理8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国际PCT专利获1项受理,并且发表学术论文4篇。
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俗称“地铁上盖建筑”。合肥卫岗TOD项目是全国首批城市更新推广项目,也是合肥市首个“TOD+城市更新”项目。项目建成后,将结合合肥轨道交通在建的6号线、8号线徽州大道换乘站,打造一座TOD引领的现代、科技、绿色智慧新城,对提升轨道交通网络整体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中铁四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