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宁夏作为全国枸杞道地产区,在枸杞的科技研发、市场营销等领域发挥着领跑作用。为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板,5月19日,宁夏农林科学院召开《枸杞》专著出版发行暨赠书仪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枸杞已从单纯的干果药食两用发展成为形态各类、功能多样的深加工产品。宁夏经过多年努力,在枸杞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新品种选育、生物防控、栽培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地枸杞产业仍然面临多重发展瓶颈,如栽培技术与品种适配性不高、深加工转化率偏低、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储备滞后、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等。
“基于产业痛点,我带领团队于2023年率先推出国际首部枸杞学英文专著,业内好评如潮。应广大科研工作者和产业技术人员的呼声,我们又开启了枸杞中文专著的出版工作。”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枸杞》专著主编曹有龙说。
《枸杞》专著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区内外30多位从事枸杞研究的科研人员、产业专家、学者撰写出版,系统全面梳理了枸杞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科研成果、栽培种植技术及精深加工成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实用性。
“全书共17章约100万字,分别从枸杞起源与发展现状、植物分类与评价、基因组、育种与主要栽培品种、生长发育规律、病虫害防治等全产业领域作了详细介绍。”曹有龙希望此书能够提高科研人员与生产实践者的系统性认知,搭建起连接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桥梁。
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党组书记刘常青看来,这本沉甸甸的书凝聚了三代枸杞人的智慧、经验与心血,也是枸杞产业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对于推动教学实践、科研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现场,刘常青向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和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中心等单位及宁夏枸杞协会、百瑞源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杞乡生物食品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赠书。
“我们要以《枸杞》专著出版发行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协同,整合各方资源,努力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我们也相信这部专著将成为枸杞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助力产业与科研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刘常青表示。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