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胜平 叶子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盛夏七月,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公会镇解元村乡村振兴实践区的连片葡萄大棚内,各色葡萄挂满藤蔓,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果香。葡萄架下,果农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过秤、装箱;游客手提果篮,亲手挑选、采摘新鲜的果实。
“从品种筛选、土壤改良到施肥灌溉,每个环节我们都严格把关,确保葡萄品质。”解元村党支部书记黎合盛介绍,“今年夏黑葡萄行情不错,游客入园采摘每公斤24元。我种植了夏黑、阳光玫瑰等优质品种共31.5亩,预计产量约39吨,收入有望超过80万元。”
据了解,解元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了“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品种,葡萄种植面积达200亩,年产量约200吨,产值160万元左右。产品主要销往城区商超及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不仅解决了10多名村民就业,还带动周边3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
种植户谢红梅一边麻利地将刚摘下的夏黑葡萄装箱,一边分享她的喜悦:“我家种了8亩葡萄,这几年效益挺好。靠着葡萄园的收入,家里盖了新楼买了小车,日子越过越红火!”得益于葡萄品质优良,加之葡萄园毗邻风景如画的公会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园区,每年葡萄成熟时,客户、游客和务工人员都会直接上门订购、采摘,销路根本不用愁。
除了吸引游客体验采摘乐趣,葡萄园还成为了研学的课堂。来自贺州学院的2名外国留学生正在此开展为期7天的研学活动。“这里的葡萄太美味了!每个品种都有独特风味。”一名留学生说。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品尝到鲜甜的葡萄,更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和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
近年来,平桂区大力推广优质葡萄品种,通过科学种植和标准化管理持续提升葡萄品质。在销售端,积极拓展线上线下渠道,既与大型商超、水果市场建立稳定合作,也借助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将平桂葡萄推向更广阔的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同时,围绕葡萄这一“特色甜蜜”产业,着力打造集采摘体验、特色民宿、农家餐饮、研学教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有效吸引周边客源,丰富游客体验,助推农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平桂区葡萄种植面积达1700亩,其中投产面积1650亩,拥有巨峰、夏黑等10余个品种,葡萄产业已成为驱动当地乡村振兴的强劲“甜蜜引擎”。“随着特色产业的持续壮大,村民们的日子也像成熟的葡萄一样,越来越甜。葡萄架下,不仅结出了甜美的果实,更结出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平桂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