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7月16日,国内首个专注低空飞行器气动研究的复合型风洞在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天院”)正式落成并启用。该风洞填补了低空飞行器从实验室研究到真实场景验证的基础设施空白,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基础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风洞作为人工控制气流流动的设备,主要用于航空飞行器的系统性测试。与户外场景测试相比,风洞测试具有测试周期短、节省测试成本的优势。
“风洞测试通过将飞行器固定在设备上,让气流动起来,实现相对运动,从而精准测量飞行器在天上飞行状态时的各项技术参数。”广天院风洞技术负责人孙良宝表示,该风洞将承担全面验证飞行器抗风安全的核心任务。
该风洞将传统航空风洞与无人机风墙测试系统相结合,是国内首个针对低空飞行器气动力特性研究和测试的4.5米量级风洞,服务于低空飞行器设计创新、可靠性与安全技术研究、检测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城市复杂飞行环境下低空飞行器特殊气动力问题的研究和验证。
该风洞的启用,将为低空飞行器研发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家门口”检测服务,从协调到完成实验仅需3至4个月,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加速技术攻关向商业应用的转化。
同日启用的全空间无人体系综合试验场,包括物理试验场和数字试验场。物理试验场由33平方公里空域、垂直起降场、滑行跑道、5G-A通感一体网络、测风雷达等组成,数字试验场包括协同设计平台、超算中心、数字孪生中心以及全空间无人体系管理服务平台。
据介绍,广天院依托低空飞行器风洞、全空间无人体系综合试验场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向无人机制造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监管机构等单位提供产品质量攻关、技术指标测试与验证、应用场景开拓以及产业培育等服务。目前已接到深圳海关、小鹏汇天、威凯检测等10余家单位测试需求。
未来,广天院拟建设“湾区1号”飞行器的风洞试验数据共享平台,倡导数据开放,促进技术交流,攻克技术难关。并将与低空飞行器研发机构、高校、企业联合持续攻关低空飞行器关键技术,合作共建低空飞行器风洞试验标准化体系。
据了解,广州市高度重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印发出台《关于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意见》,明确将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列为五大战略先导产业之一,力争打造全球领先的低空经济科技和产业高地。广州市科技局聚焦产业核心需求与发展前沿,前瞻布局低空经济科研基础设施,支持广天院建设低空飞行器风洞,为低空飞行器研发及安全运行提供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