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一条鱼引发的思考——龙江民企共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07-19 19:16:0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李丽云

“怎样让镜泊湖的鱼身价更有价值?答案在于赋予情绪价值。”7月19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举行的2025龙商大会上,Star VC创始人任泉为黑龙江特色产品转型提出的创新思路,引发400余位与会龙商的深度共鸣。来自五湖四海的龙商总会会员、异地黑龙江商会代表和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嘉宾代表等400余人分享前沿发展理念,勾勒出黑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路径。

情绪价值激活产业新动能

“打造林海雪鱼!”作为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任泉以镜泊湖鱼为例,提出“打造现象级可持续IP”的转型方向。他指出,黑土地产品需突破传统食材定位,通过文化赋能实现价值跃升。“将冰雪文化、边疆风情与产品深度绑定,构建情感共鸣的品牌IP,其价值将远超产品本身。”他说。

“情绪价值是未来消费的重要趋势,希望将来牡丹江也是歌的海洋,酒的天堂。”湖南安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飞豹也认为,黑土地上的产品不仅要有品质,更要有故事、有情感。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龙商总会会长、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从市场格局提出建议:“龙商要做内外循环的‘融通者’,既要深耕国内市场,有条件的企业更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打通双循环资源通道。”

博发康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陆晓琳,用她的实践给出了答案。作为第一批出海的民企,“博发”在非洲国家找到了发展蓝海。“虽然这里发展前景广阔,但是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最初的电站建设到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如今“博发”还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前我们在海外建设电厂移交给业主之后就退出这个国家,现在我们在这里继续做贸易,加强和行业的联系,不断拓展我们的行业版图。”陆晓琳分享道。

AI技术重塑黑土地产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如何赋能黑土发展成为本次大会的热点话题。多位专家指出,AI技术在农业和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将为龙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大模型正从‘通用通才’向‘垂域专家’演进。”深圳格灵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张华建议黑龙江加大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垂直大模型研发力度,聚焦细分场景提供智能决策。

他介绍,AI图像识别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精准识别和智能防控,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AI还可以帮助农民优化种植方案,实现精准农业。”张华补充道,“比如根据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AI可以给出最合适的灌溉和施肥建议。根据遥感卫星、气象等数据,AI还可以指导农民收割、晾晒的时间。”

“数字孪生”或许将引领黑龙江文旅、智造与智慧农业发展。51WORLD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熠介绍,公司将在2030年完成地球5.1亿平方公里的数字孪生世界搭建,目前已经完成了建筑、道路、植被、水域、地形等要素的数字孪生。通过该平台,无论身在何处,人们可以通过简单对话,沉浸式感受牡丹江绝美的日出、日落,通过飞鸟模式俯瞰这里的热门景点。该平台还能根据用户需求生成打卡攻略。

另外,该平台还可以为农业领域的垂直大模型研究提供助力。“黑龙江作物大部分是一年采摘一次,而AI的本质是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李熠指出,这一平台很好解决了这一痛点,在数字世界科研人员可以进行多样本高质量的数据训练,提升智能体的精确度,最终将智能体反作用于我们的现实世界。

“牡丹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牡丹江市委书记张国军介绍,牡丹江将以“舒心办成事”为目标,将优质服务贯穿于项目招引落地、开工建设、生产经营全过程,全力支持企业健康成长、做大做强。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摄)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