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7月23日,赛迪顾问旗下赛迪方略主办的2025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办,会上发布了《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研究成果。
研究显示,2024年我国“千亿县”数量增至62个,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达到21个,800亿元以上县域数量超过100个,700亿元以上县域接近150个,未来准千亿县数量将持续增加。
“从2016年对外发布县域经济百强研究起,今年刚好是第十个年头。我们会在今年的研究中分享十年百强县的特征和特点,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以及今年度评价结果和建议。”赛迪顾问副总裁、赛迪方略总经理兼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在发布会上介绍。
余德彪表示,百强县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以仅占全国约2%的土地面积和7%的人口规模,创造了超10%的GDP总量;百强县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领头雁”,以5%的县域数量贡献了县域26.5%的GDP;百强县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贡献县域约30%的二产增加值及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百强县是科技创新的“试验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全部县域的40%;百强县是富民强县的“先锋队”,百强县农村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先突破50%大关。
研究显示,十年来,百强县经济规模稳中有进,由2015年的7.4万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2.6万亿元,十年来增长接近一倍。2015-2023年百强县GDP占全国GDP比重维持在9%以上,对县域经济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研究建议,“十五五”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从五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加强省级统筹,因地制宜推进县域特色化发展;二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推动县域现代化建设;三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是强化县域节点作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五是持续推进扩权赋能改革,激发县域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