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刘颖妮
7月18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发布“2024-2025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该指数是连续第十年对外发布,这项成果作为总结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与进一步分析改革方向的系统性研究,旨在为自贸区制度创新政策的落地与创新方向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教授代表课题组介绍了“2024至2025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的详细情况。围绕“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与“法治化环境”五大维度开展指标体系设计、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指数测度工作,从而对当前自贸试验区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成效进行系统性、深层次和多视角的检视与考察。
2024-2025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平均得分为77.40,较上一年(75.90)有明显的进步。根据总指数得分情况,全国自贸片区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广东前海、上海(浦东)、广东南沙、上海(临港)、天津、北京、福建厦门、重庆、四川成都、江苏苏州。与上一年度相比,本年度进入前七名的自贸片区没有发生变化,变化较大的是重庆(上升2位)和江苏苏州(上升3位)。从全国情况来看,除了上述两个自贸片区外,变化较大的是湖北襄阳、江苏连云港、陕西杨凌、湖南岳阳,以及云南红河、黑龙江绥芬河、云南德宏。
从全国排名来看,全国共计57个片区参与评估。从排名来看,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片区制度创新能力和水平领先全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浦东)是我国设立最早的自贸试验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制度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以制度创新为驱动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不断深化与港澳机制对接、规则衔接。
从省级总体排名情况来看:2024-2025年度,整体上位次变化不大,上海、广东、天津、北京、重庆仍是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头雁”。本年度省级排名变化比较大的是江苏,跃升至全国第8位。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