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通讯员 江斌伟
记者近日从新疆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动物医学学院副教授李斌带领的研究团队,近期在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发现了国内河蚌新种——沙丁冷无齿蚌。
今年4月以来,这支团队在地处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哈巴河县进行底栖生物科研调查时,首次捕获3只活体河蚌,形态学观察发现其与我国已知蚌科物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现象立即引起团队高度关注。
此后,李斌带领团队历时3个月,多次在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展溯源调查,相继在哈巴河县、北屯市、布尔津县等地发现较多形似沙丁冷无齿蚌个体,并采集了活体样本,其壳体长度为2—18厘米,厚度0.8—4厘米,呈椭圆形轮廓,已在额尔齐斯河形成规模可观且相对稳定的种群。
今年7月,新疆农业大学与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大学专家合作,系统性开展物种溯源调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最终确认该物种为我国首次发现的河蚌新品种。团队通过形态学与基因测序技术最终鉴定为沙丁冷无齿蚌,系我国境内首次发现并记录的淡水蚌类新分类单元。
据了解,沙丁冷无齿蚌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蚌科,最早在1973年被发现,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境内,后来在哈萨克斯坦也有它们的踪迹。
李斌表示,沙丁冷无齿蚌作为额尔齐斯河跨境生态系统的关键指示物种,其发现不仅为欧亚大陆淡水贝类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关键实证,也填补了额尔齐斯河蚌科物种资源的空白。
目前,李斌带领的团队已采集了80多个活体样本进行实验室养殖。后期团队还将开展分子生物学分类、生活习性观察等方面的研究,为后续该河蚌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