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出,美国再度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丨今日视点

2025-07-25 01:01:00 来源: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7月22日发表声明,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已是美国第三次退出该组织。此前,特朗普政府已相继宣布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巴黎协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并大幅削减对外援助资金,这被视为其切断与国际组织联系的系列举动。

美国接连不断的“退群”行为引发国内外强烈批评。舆论普遍认为,这种单边主义做法不是负责任大国应有的作为,不仅会破坏全球科学和教育合作、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也会削弱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关键问题中的地位。

理由不一:熟悉“戏码”再度上演

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声明给出了作出上述决定的理由,其中包括:教科文组织推进分裂性的社会和文化事业,过度关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相悖。声明表示,根据教科文组织规定,美国此次退出该组织将于2026年12月31日生效。

这是美国第三次宣布退出该组织。此前,美国曾先后两次退出教科文组织。

1984年,美国曾以教科文组织存在腐败和管理混乱等问题为由,宣布退出该组织,但2003年又重新加入。

2017年10月,美国又一次宣布退出教科文组织,称这一决定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欠费不断增加、该机构需要根本性改革以及对该组织“针对以色列持续偏见”的关切。退出于2018年12月31日正式生效。2023年,拜登政府又重新加入该组织,理由是担心中国正在填补美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策制定方面——特别是在制定人工智能和技术教育标准方面留下的空白。

再掀波澜:国际社会齐声批评

美国宣布再次退出教科文组织,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批评。这场“退群”闹剧不仅让各国政要表达遗憾和关切,更让专家学者痛心疾首。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黛丽·阿祖莱发表声明,对美方决定“深表遗憾”,称这一决定“违背多边主义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发言人斯特凡·杜雅里克发表声明称,联合国秘书长与阿祖莱女士一样,“对美国的决定深表遗憾”。

法国总统马克龙22日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宣称“坚定不移地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表示美国此举不会削弱法国对教科文组织的承诺和支持。他强调,教科文组织是科学、海洋、教育、文化和世界遗产的全球性保护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华盛顿的决定“不是负责任大国应有的作为”,并表示中国始终坚定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

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决定,在美国国内也引发强烈反对。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民主党领袖珍妮·沙欣怒斥特朗普的决定是“短视的行为”。

在《华盛顿邮报》网站22日相关报道下的评论中,绝大多数评论对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决定表达了强烈批评,认为这是孤立美国并破坏其与全球教育、科学和文化接触的举动。许多评论者表示尴尬和沮丧,认为这一行动是将狭隘的民族主义利益置于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之上。有网友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优先”只是幌子,美国人付出的代价是在国际社会日益孤立。

据英国《自然》网站报道,多名科学家也对美国宣布脱离教科文组织表示遗憾和反对,认为教科文组织支持生物多样性、缩小科学领域的性别差距,并于2023年发布了关于在教育和研究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全球指南,美国此举将破坏全球科学和教育合作。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师丹尼尔·瓦格纳认为,退出教科文组织从来都不是明智之举,现在的时机尤其糟糕。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科学理事会主席彼得·格鲁克曼强调,美国退出教科文组织“正在进一步削弱为全球利益(包括美国利益)而创建的复杂的科学机构网络”。

屡次退出:危害全球伤及自身

在“美国优先”政策下,特朗普重返白宫半年,美国已先后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巴黎协定》等联合国机构或倡议。

据美国公共电视网22日报道,特朗普政府“频频退群”之举将破坏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进一步削弱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大气化学家芭芭拉·芬利森-皮茨就表示,这些举动将削弱美国在气候变化等关键问题的全球讨论中的地位。

对于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该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美国政府决定冻结几乎所有对外援助,包括对全球卫生项目的援助,这可能威胁包括美国人在内数百万人的生命。《柳叶刀》杂志在今年2月刊发的评论文章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美国新闻媒体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约一半美国人“在某种程度上”或“强烈”反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美国伍德维尔气候研究中心指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应对全球变暖的努力造成了打击。欧洲气候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巴黎协定》主要缔造者劳伦斯·图比亚纳则强调,气候危机的影响不断恶化,美国人和其他人一样,都将受其影响。

责任编辑:左常睿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