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刚
1980年,当潘清华等老一辈动物学家在昆明创办《动物学研究》(Zoological Research,简称ZR)时,可能没想到这本最初用中文出版的期刊,有一天会成为动物学学科领域一流的国际领军期刊。
ZR迄今出版发行已逾四十余载,先后历经中文出版、全英文出版模式。根据2025年6月科睿唯安发布的期刊引文报告,2024年ZR影响因子位于181种动物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第3名。根据“2023年度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ZR荣登动物学领域149种期刊榜首,入选2022年中国顶尖期刊。
ZR现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中国动物学会共同主办,自主出版发行。ZR秉承“开放、创新、求真”的科学精神,长期根植本土,放眼全球,推动和引领动物学学科发展,为争取和把握国际话语权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动重要议题讨论
动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石学科与关键分支,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持续发挥引领作用。作为动物学领域的综合性期刊,ZR致力于及时发表学科领域原始创新研究成果与重要研究进展,服务国家与区域重大需求,强力支撑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和人民健康体系建设,推动遗传、进化、发育、生态与医学等前沿交叉研究。ZR鲜明的学科特色和高效的出版能力,吸引了全球科研人员主动选择ZR发表其代表性成果。
2020年9月,德国灵长类中心克里斯蒂安·鲁斯教授团队主动向ZR投稿,描述其关于菲氏叶猴新种的研究工作。在21世纪的今天,还能发现大型哺乳动物新种是非常激动人心的。该发现由缅甸、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共27个团队联合完成。令人揪心的是,这个新物种刚被发现就已处于濒危状态。论文发表后在国内外新闻媒体、社交平台上均引起了非常热烈的关注和讨论。公众关注的不仅是科学发现,更是如何解决保护难题。由此可见,一本期刊不仅要发表优秀成果,更要推动重要科学议题的传播。
探索自主出版路径
对于现阶段英文期刊的出版和传播而言,与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合作是一条普遍被采用且较为便捷的路径。ZR在2014年变更为全英文出版时,也面临一个路径选择的问题。那么,是否能够跳出“借船出海”的惯性思维,依靠本土力量实现期刊的自主出版呢?在经过多轮讨论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ZR决定做一个“试吃螃蟹”的期刊,亲自试一试自主出版路径到底能不能走得通。
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之后,ZR从国际受众的视角出发,审视自身在出版模式方面需要作出的调整和改进。我们首先选择合适的国际旗舰对标期刊,全方位查找和弥补自身在出版规范和出版模式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同时,积极接入国际公共数据库和出版服务平台。最终,成功实现了所有出版论文均具备国际标准DOI、CSTR标识,全文可在ZR期刊网站、PubMed Central、SciEngine等平台免费下载,论文相关基因组序列等关联数据及时存储国内外共享数据库,以及AI辅助的文本导读等,同行评议审稿人及稿件出版后的精准推送受众对象均以全球科研同行为基础。
ZR的实践证明,自主出版路径能够实现国有期刊的国际化传播和影响力塑造。我们也非常高兴地看到,随着我国自建出版平台能力的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国有期刊选择国有平台实现了期刊自主出版。
ZR自创刊45年以来,已走过了多个发展阶段。2024年,我们创办了ZR的第一本子刊——《动物学研究:多样性与保护》。面对动物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我常思考:如何让期刊更好地服务学科发展?我的答案是:既要坚守学术质量,又要勇于创新。未来,我们期待和全球期刊同行及科研工作者一道,共同推动动物学学科繁荣发展。 (作者系《动物学研究》主编)
点评
ZR是一本将传统与创新、经典与前沿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优秀学术期刊。改为英文出版后,战略性聚焦于动物资源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动物遗传与进化、动物模型与疾病机理三大领域,迅速成长为学科领域旗舰期刊。
作为ZR的长期支持者,我欣慰于期刊的持续进步。首本子刊《动物学研究:多样性与保护》的成功创刊,更是标志着ZR再立发展新程。
我相信在全球业界学者、编委团队和出版同仁的共同支持下,ZR将迎来更加广阔和影响深远的未来。
点评人:戴维·欧文(David Irwin),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实验室医学与病理生物学系以及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