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通讯员 徐轩
7月23日,在浙江衢州常山,随着10千伏小乔光伏电站内微气象装置采集的气象数据上送至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云平台,实现了浙江省内首座分布式光伏电站气象数据上云。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调控中心方式计划室副主管李震介绍,这些数据的价值在于规模化积累,未来更多分布式光伏站点的气象数据汇聚到调控云平台,结合历史数据和预测模型,将有效提升全省新能源发电功率。
气象数据,尤其是实时辐照度信息,对光伏发电功率预测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分布式光伏电站因分布广泛、单体规模较小、数据采集系统标准不一,其气象数据的实时获取与集中管理面临挑战,制约了电网对分布式光伏整体出力波动的精准掌握。
小乔光伏电站是浙江省开展分布式光伏气象数据组网的首座试点电站,其部署的微气象装置,能够实时采集电站现场的辐照度、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力、风速、风向等9项核心气象参数。目前,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已在全市分布式光伏电站部署50多套微气象装置,统一了气象监测数据标准格式,并建立数据映射模型,成功将数据实时同步至调度自动化系统。
“对气象的精准监视及预测有助于电网调度部门更科学地安排常规电源出力,减少备用需求,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更好地应对新能源波动,提升电网消纳高比例新能源的能力。”李震介绍,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实时数据得以稳定传输至省级调控云平台,实现了关键环境数据的云端汇聚与共享,为后续在全省范围推广建设分布式光伏气象数据监测网络积累了经验。
据了解,下一步,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将深化试点应用,持续优化数据模型,全力配合该模式在浙江全省范围内的推广应用,为浙江能源绿色转型和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数据支撑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