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赵向南
前不久,山西农业大学副研究员贺润平作为科技特派员再次奔赴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在红枣种植基地,他手把手教枣农掌握枣树矮化密植技术;在企业车间,他与技术人员研讨红枣精深加工方案。“贺博士带来了栽培技术,让红枣树变成‘摇钱树’。”吕梁市红枣产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说。
革命老区吕梁曾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有10个县属于“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县。“在山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支持下,我们立足全市农村产业发展需求,从省内高校和企业选派156名科技特派员,组成10个科技特派团,一团联系对接服务一个‘三区’县。”吕梁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永胜说。
吕梁市科技局和156名科技特派员签订了协议书,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2004年以来,科技特派员穿梭在吕梁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引进种植新品种,推广种植养殖新技术、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培养高素质农民,让科技之光照亮吕梁“三区”乡村振兴路。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副研究员田承华等人来到位于吕梁兴县的山西清泉醋业有限公司高粱基地,手把手教农民使用机械追施氮肥,并察看“晋绥粱1号”品种长势。“兴县高粱种植面积不小,但品种老化、缺乏适宜技术,旱地高粱亩产量只有350公斤左右。”田承华说,“我们作为兴县科技特派员帮扶1年多,为县里引来了适宜种植的高粱新品种,还推广了机械种植等技术。县里高粱平均亩产量提高到450多公斤。”2024年,兴县高粱新品种种植面积达1万亩,今年种植1.5万亩。
科技特派团到了吕梁“三区”县,新品种、新技术跟着到来。“我们要求10个科技特派团为其服务县引来种养殖新品种和新技术,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李永胜说,他们还鼓励科技特派团服务的每个“三区”县至少建立1个农业成果示范基地或农业成果转化基地。科技特派团一方面示范新品种、新技术,另一方面帮助服务县解决主导农业产业的发展瓶颈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
吕梁离石区科技特派团引进草莓、番茄新品种以及相应的配套高垄单行覆膜种植技术;方山县科技特派团引进“晋杂谷184”等品种,并推广鲜茶饮料加工等技术;交城县科技特派团引入微生物改良技术,解决了当地土壤盐碱化问题;岚县科技特派团推广彩甜糯玉米示范技术,带动当地农户增收……李永胜说,10个科技特派团不仅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还采取“理论授课+田间实操+案例研讨”等方式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好”新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9月以来,科技特派团在吕梁10个“三区”县引进新品种93个、推广新技术78项、开展技术培训117场次、培训农民4425人次,帮助“三区”县增收1000余万元。
下沉一线建立工作站
夏至时节,位于临县李家坡底村的山西富之源菌业有限公司充满生机,菌农在出菇棚、养菌棚以及培养间里忙碌。“这家公司每年生产香菇菌棒80万棒、食用菌菌种300万袋,在当地规模较大。公司能发展到现在,多亏了科技特派员王芳的指导和帮助。”吕梁市科技局农村与社会发展科科长王红红说。
王芳是山西省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成为临县科技特派团成员后,联系了该县5家食用菌企业和合作社,从菌种选择到菌棒标准化智能化生产,从销售到利用废菌棒制作清洁燃料等,全程给予技术指导。“科技特派员对临县食用菌产业帮助很大,食用菌已成为临县特优农业,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就业增收。”王红红说。
“我们要求科技特派员把服务着力点聚焦在‘三区’县企业成长、产业发展上。”李永胜说。吕梁市科技局出台了“三区”县科技特派员工作方案,要求每个“三区”县选出10户企业或合作社,作为科技特派员的重点帮扶对象;要求科技特派员根据当地产业需求每年举办至少1次培训班,服务产业发展。据介绍,156名科技特派员共联系服务10个“三区”县的220个农业企业和合作社。李永胜介绍,今年上半年,10个科技特派团深入“三区”县,开展“科技政策进企业创新驱动促发展”专题培训会10场,为500余户企业详细讲解国家和山西省、吕梁市各类奖补政策以及申报科研项目的流程,针对企业提出的技术攻关难、产学研对接不畅等问题给予现场指导。
为了推进10个“三区”县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吕梁市科技局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在服务县建立工作站。该局出台《吕梁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工作指引(试行)》,以“一县一产业、一企一站”为模式,鼓励农业企业或当地科研机构成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为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提供便利,实现互利共赢。目前,吕梁7个县已建立9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覆盖生态养殖、特色果蔬、食用菌、杂粮等产业。
企业强起来,产业兴起来。岚县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如今已成为山西最大的马铃薯脱毒原种基地之一;临县成为吕梁食用菌基地之一,一批食用菌企业成长壮大;兴县小杂粮产业渐成气候,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
“我们要用好科技特派员制度,把这一做法扩大到全市13个县市区,为吕梁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科技动能。”李永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