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军事题材创作活跃的上海作家达世新推出了新作《特别拦截》,这部中篇军事科幻小说正在知名网站“咪咕阅读”上连载,别开生面地以科幻手段契入当今世界核风险加剧的严峻现实。作品围绕一枚核鱼雷的劫夺与反制斗智斗勇,富有海军特种作战叠加认知战的特色,生动展现了我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并脑洞大开地透现了转化核武器用途的奇妙前景。
《解放军文艺》杂志编辑谌督评价道:“这确实是一部很精彩的故事,整体逻辑清晰,立意也很具时代特色。”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上影导演梁山称赞道:“《特别拦截》带给我很丰富又很有意味的阅读快感,没想到一场惊天的世界核危机竟给我国一个军事博主(退伍特战老兵)巧妙化解掉了。它表现的是一场AI时代的智胜之战,军事、科技和历史人文交织有致,幻想出彩并引人思考。我想如果改编拍摄成电影应会很好看。”
达世新多年来创作了不少类型多样的军事作品和节目,获奖也多。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理事,历任上海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制作人等。长期以来深入航空兵、潜艇、坦克和特战部队,以及国防大学、国防科大等军事院校采访和编导节目。因军事报道和创作成绩突出,上海警备区特授予他预备役中校军衔,解放军出版社还推出了《超限突击——达世新军事作品与评论选》一书。他尤为关注未来战争,如长篇小说《玄机无界》,八年前就以新质作战力量无人机为重要题材;中篇小说《假如没有这场雨》则引人入胜地表现了军事气象的神奇应用与前景;全景展示我国远洋科考的长篇报告文学《未知海洋上的郑和传人》,由海军作战部长陈德鸿少将作序并在央广连播;去上甘岭主战老部队采写的中篇报告文学《文武齐上:非常特种兵》,将抗美援朝精神延伸进当今的部队和国防建设,等等。这次新作瞄向了关乎人类存亡的新高地——制止核战争!
与此相关联,他的一系列军事小说、纪实文学、剧作和视听产品聚焦于强军进程中的先锋人物,如新型扫雷艇长、无人机创客、远洋科考船长、新时代活雷锋、卫星型号设计师、创建北斗西虹桥基地的原国防科大科研部副部长,护卫人民海军走向大洋的海军医学研究院的优秀群像等。这次他在《特别拦截》里又塑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人形象——军事博主士新,他以地方大学生入伍进入特战部队,服役期满继续学业,当了记者却又“赶潮头”跳槽做起了军事博主,这使得他不经意地卷入了一个国际阴谋。而他的学理科的战友外号冲头强则退役后攻下硕博士学位,创办起了小微高新企业,在军民两用智能装备上多有斩获。这次两人不期万里联手。
“《特别拦截》的故事惊心动魄,充满悬念和思辨。”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韩松说,“代入感很强,又饱含激情和哲思。最后各方聚会于2025年上海的人工智能大会,更是意犹未尽。在结尾描绘出一幅原子弹爆炸绽放出人们所需物资的画面,极具别出心裁的科幻感,但又不乏科学依据。”达世新的创新探索来源于他的注重积累和深入研究。他觉得一个出色的军事作家和记者应具有战略眼光和敏锐感。他系统研究军史战史、全球军事动态和军事学术,还应海军指挥学院之邀参加未来海战研究,他的一些论文和战争快评发表于军事论坛、报刊及网站,有的为《新华文摘》转载。这次为创作《特别拦截》,他对核科学前沿和特种作战,以及心理战等领域,做了许多案头和考察准备,动用了自己随我国科考船和海军舰艇远航的经历,还探访了纳粹海军在德国和法国的一系列海军基地遗址和潜艇洞窟。几番到故事“发生”的相关海域和海峡考察。
作者与作品的主角是“同行”,都从事传播。基于多年深耕于此的感受,以及担任高校传播与影视专业导师和上海郑和研究中心教授的心得,达世新认为,面对这战乱加剧和核风险升高的世界,我们不光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卫护和平发展,还要将积极破除冷战思维、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意识来影响世人,并要与富有吸引力的形式相结合。前些年他以里根访华为背景创作的反恐科幻小说《相继消失》,得到了这位美国前总统的信件赞誉:“我将永远珍藏这份奇妙的纪念品!”军事科幻小说《地下危机》又被北京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选入教材,他愈发重视新媒体的综合和跨界能力,他要为继续创作富有创意的精品力作不断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