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运会丨迎接世运会 一座52岁体育馆续写传奇

2025-08-07 07:41:43 来源: 新华网 点击数:

新华社记者 董小红 童芳 陈地

造型像一个“飞碟”,橙红色的外立面洋溢着青春活力……作为成都世运会体育舞蹈项目场馆,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城北体育馆已然蓄势待发。

对于老成都人来说,城北体育馆是记忆中的一抹亮色。

这座场馆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如今已经走过52个年头,是成都乃至四川第一个综合性体育场馆,也是成都体育舞蹈运动的发源地。这里承载着几代成都人的“体育记忆”,不仅承办了各种体育赛事,也有让成都人津津乐道的演出——费翔曾在这里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2023年,这里举办了成都大运会武术项目比赛,是首金诞生地。

成都世运会城北体育舞蹈场馆中心竞赛组组长李媛媛介绍,世运会期间,城北体育馆将承办拉丁舞、标准舞和霹雳舞的比赛,将产生4枚金牌。参赛运动员包括48对拉丁舞、48对标准舞选手及男、女各16名霹雳舞选手,其中包括巴黎奥运会女子霹雳舞铜牌得主刘清漪。

老馆“焕新生”,背后践行的是成都世运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

“我们采用‘微创手术’的方式,能不改的地方绝不改!”成都世运会城北体育舞蹈场馆中心执行副主任赵玉说,体育馆原本的健身房改造成了运动员休息室,办公区的桌椅、打印机都是向街道借的,连赛时用的屏风都是租的。

李媛媛介绍,经过成都大运会的提档升级改造,该场馆建筑面积达5300余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人。“场馆灯具采用的是节能型灯具,能耗大大少于普通照明灯,符合绿色低碳、安全简约的理念。”

李媛媛告诉记者,城北体育馆总坪路面采用透水混凝土工艺,不仅减少了高碳材料的使用,还能促进地表水分蒸发,吸收热量,降低路面温度,减少空调能耗,间接降低碳排放。

一路见证城北体育馆的浮沉新生,家住附近的市民周艳颇为感慨:“城北体育馆就像一个相交多年的好友,现在越来越好了。”

“我们小时候在这里看过演唱会,当时‘洋盘’(时髦)得很。后来这里逐渐没落,曾经一度变成电器市场,仿佛被大家遗忘了,我们心里头很不好受。”周艳说,如今,随着多个国际体育赛事在此举办,城北体育馆不仅涅槃重生,还带动周边社区运动如火如荼开展。

“听说世运会这里要举办霹雳舞比赛,我们也打算来看看新潮和酷炫。”周艳满怀期待地说。

按照计划,城北体育馆完成成都世运会办赛任务后,将于9月17日前完成移交,随后将举办第13届世界体育舞蹈大赛。

“赛后,这里还将变身为体育舞蹈培训基地,市民花几十元就能体验专业场馆,大家也可以利用场馆的运动设施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等日常锻炼。”李媛媛说。

从《冬天里的一把火》到霹雳舞赛场,8月蓉城,花开盛夏,城北这座“老场馆”将续写新篇。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