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夏凡
当渔民驾船回港时,就把破损废弃的渔网、蟹网、浮球、网箱等带回来,出售给台州齐聚资源再生有限公司。而齐聚公司把这些废弃塑料经过破碎清洗、筛选分类、改性熔融等多道工序,重新生成塑料粒子,出售给下游生产企业使用,实现海洋塑料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8月6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台州,齐聚公司总经理何琪琦说,原本渔民会把这些破损的渔网等直接扔在海里,成为海洋里的塑料垃圾;如今通过引导,渔民把废旧塑料制品带回陆地,既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又增加了渔民的收入。
作为浙江省首家通过海洋塑料(OBP)国际收集、加工双认证的企业,齐聚公司共建有5条生产线,其中PA6(聚酰胺6)造粒生产线3条、PP(聚丙烯)造粒生产线1条、PE(聚乙烯)造粒生产线1条、HDPE(高密度聚乙烯)和PA6混合分离材料生产线1条,可实现年处置海洋塑料废弃物2万吨。2024年,齐聚公司完成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利用4838吨,实现产值4161万元,税收478.7万元。
何琪琦说,目前,OBP海洋塑料认证已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等20余个国家广泛应用,全球认可度、权威性较高。通过OBP海洋塑料认证的企业,可以在产品上添加溯源码,消费者通过扫码,就可了解该产品所使用海洋塑料废弃物的来源和生产过程,实现从海洋到货架的全程可视化追踪。目前,齐聚公司海洋塑料废弃物回收范围已辐射浙江、福建沿海各地,并建立了海洋废旧塑料收集点。
该公司还搭建了可视化数字平台,实时监控海洋塑料废弃物来源和去向。记者发现,其记录数据包括海洋废旧塑料收集时间、地点(定位至经纬度)、收集人员、运输车辆、废旧塑料类型及数量,以及生产过程记录、销售去向等,确保每一袋海洋塑料再生粒子都“有迹可循”。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