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魏依晨 通讯员 余建
8月5日,清晨的赣龙铁路长汀段,雨丝阵阵,焊轨车的轰鸣打破了山间宁静。
“施工命令已下达,开始换轨作业。各小组务必注意轨温测量,即时调整焊接参数!”上午6时,随着施工负责人杜祥的一声令下,现场立刻忙碌起来。他们是由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鹰潭工务机械段200余人组成的钢轨“接骨团队”。
赣龙铁路全长271公里,是途经瑞金、于都等革命老区的首条客货共线铁路。历经20余年运营,部分钢轨受磨耗已达更换标准。为防范强降雨带来的运输风险,保障铁路安全,鹰潭工务机械段精心组织人员,在降雨集中期对线路钢轨进行成段更换。
随着螺帽、弹条等旧配件的拆除完毕,作业人员启动切割机对准旧钢轨,进行切割分离。引人注意的是,起点位置的旧钢轨两端的高差不一,中部有一段“落差”,并非常见的“钢铁直轨”。
“这是‘异型轨’,能通过平滑过渡荷载传递,消除因新旧轨断面尺寸差异导致的轨道不平顺。”杜祥介绍。此次施工要将每延米50公斤的短钢轨,更换成每延米60公斤的无缝长钢轨,二者存在24毫米高差,直接对接会形成“台阶”冲击列车。这种“桥梁”轨可实现平稳过渡,保障行车安全。
6点15分,焊接作业开始。此次施工首次投入了YHG-1200K移动式闪光焊轨车,其在一个封锁点内可焊接8至10个钢轨接头,提高了钢轨焊接的自动化程度。气压焊轨车也开始准备作业,该车从点火到完成焊接仅需20分钟,效率远超传统的人工铝热焊接。“由它焊接的钢轨接头,探伤合格率在99%以上。”杜祥说道。
赣龙铁路长汀段地处南武夷山脉,水汽丰富,自施工开始后便阵雨不断。焊接过程中,杜祥紧盯着温度显示器的数据变化。高温火焰让他大汗淋漓,混合着雨水顺着安全帽系带流进眼睛,腾不出手擦拭的他只能用力眨眼。“焊接温度要精准到1200摄氏度,压力阀得稳定在850千帕。稍差一点,焊缝就不结实。”8点左右,第二个焊接接头即将完成。刚焊接完的钢轨接头还泛着暗红,杜祥用特制钢尺反复测量钢轨平直度。质量只在毫厘之间,精度差如果超过0.3毫米,列车驶过就可能会晃动。
1小时后,随着阵雨渐停,新轨逐一落槽和焊接完毕,当日的换轨施工顺利完成。新钢轨采用国内先进的焊接技术,不仅能提高线路的稳定性,还消除了列车与钢轨接头碰撞间产生的异响。截至目前,他们已在赣龙铁路完成了15公里换轨。
(张萌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