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通讯员 唐凤来
近日,牡丹江市人才社区入住政策调整升级,进一步放宽留牡来牡毕业生入住条件,并重点向企业和自主创业倾斜,为人才提供更优质、高效、贴心的住房保障。
近年来,牡丹江市实施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特别是今年3月,该市启动建设人才社区保障性住房,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留牡来牡就业创业人才安居保障的若干措施(试行)》,通过“分类别施策、多渠道拓源”的方式,解决来牡青年人才最为关切的住房安居问题。人才社区试运行近一个月后,得到留牡来牡就业创业人员的积极响应,为进一步提升安居保障力度,结合人才安居需求和人才社区实际运行情况,牡丹江调整升级入住政策。
调整后申请条件更细化:域外高校中,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毕业未满两年)、择业期内毕业生(毕业未满一年)可申请;入职非公单位或自主创业者,学历放宽至大专。市域内高校(技工院校)中,大专或高级工班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毕业未满两年)、择业期内毕业生(毕业未满一年)符合条件。
租金按就业性质差异化设定:无本地产权住房者,入职公有制单位每月400元,最长三年;入职非公单位或自主创业每月300元,最长三年;择业期内毕业生每月200元,最长6个月。
目前,牡丹江市人才社区一期160套住房及配套食堂已投入使用,109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已实现入住。“入职后有幸入住了人才社区公寓,这项政策让我深刻感受到牡丹江市对人才的重视与关怀,我也在这座城市找到了归属感和温暖。”从新疆远道而来扎根牡丹江的邱翊轩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杨洋定向选调到牡丹江市自然资源局工作,“父母为了我的住处操碎了心,当我来到人才社区,第一眼看到的是入住在楼下的同事,社区住户都是年纪相仿的伙伴,保安全天在职看守,这一切都让我非常安心。”
如今,牡丹江人才社区正以“政策精准滴灌+服务贴心响应”的组合拳,为各类人才铺就“安居—乐业—扎根”的成长路径。牡丹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金凯表示,牡丹江市将持续完善人才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定期组织开展人才联谊、文化交流等活动,并根据人才需求及入住情况,适时启动建设人才社区二期项目,让留牡来牡青年人才实现“住有所居、居无所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