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神池这片沃土上,一缕传承三百余年的饼香正焕发出科技时代的新韵。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池月饼制作技艺”,历经岁月淬炼,如今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书写着传统美食与现代科技交融的篇章。
走进山西长祥圆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区,古老技艺与智能机械正上演着精妙的协奏曲。2020年投产的AI自动化生产线,89台(套)精密设备协同运作,在36个关键技术节点的精准调控下,将小麦与胡麻油的质朴原料,幻化为金黄油润的神池月饼。
这条里程碑式的生产线,不仅守护着传统月饼的“形、神、魂”,更以标准化流程筑牢了食品安全防线,让百年风味在工业化时代依然保持纯正本色。
这缕饼香的传承,有着清晰的脉络。自甄建英作为第七代技艺传承人执掌技艺核心,到第八代传人甄玉龙成长为技术骨干,并与甄建英一同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长祥圆通过严谨的拜师学艺制度,使濒临失传的古老技艺重焕生机。企业特设的手工制作区,每年吸引3000余人次参与体验式传承,以“生产代培训”的模式,让中青年一代在揉捏擀压中领悟技艺精髓,60个工位同时开课的盛况,成为非遗传承的生动课堂。
科研的力量为老味道注入新活力。长祥圆与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共建的技术中心,如同一座美食实验室。以“科技赋能传统食品”为核心理念,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逐步完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立营养健康型功能食品平台,积极开展健康烘焙食品技术培训,大力弘扬非遗和老字号品牌文化内涵,推动以神池月饼为代表的山西特色烘焙食品提档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投入百万元整理《长祥圆月饼御贡图》《神池月饼赋》等历史文献,拍摄制作技艺影像档案,积极参与国内外食品博览会。此外,企业还规划有非遗博物馆,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研发、生产、体验于一体的文化空间。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神池饼艺的传承者们怀揣更大愿景。他们深知,真正的守正创新,既要让机械臂精准复刻老师傅的手作温度,也要让千年饼艺在年轻人的掌中延续血脉。
(实习生 白天择 科技日报记者 赵向南 综合整理,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