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术打印高平铁佛寺二十四诸天头像

2025-08-07 21:29:0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山西古建彩塑壁画资源丰富,是相关研究者和爱好者的乐土。随着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火爆,山西的文物资源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其中,位于山西省高平市的铁佛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铁佛寺二十四诸天3D打印文创项目是山西高平尚韵文化传播公司运用现代科技活化传统文化遗产的典范。该项目以铁佛寺内明代彩塑二十四诸天造像为原型,通过高精度数字建模技术还原了造像的头部细节特征,特别是对缺失的四尊头部形象进行了复原。团队采用计算机建模的方法建立三维数字档案,不仅为濒危彩塑建立了永久性备份,更为后续修复研究提供了有力参考。

在实体化呈现方面,项目创新性地运用了3D打印技术。采用环保PLA(聚乳酸)材料,通过熔融堆积3D打印方法进行3D打印,制成原比例实物模型,在当地春节活动中进行了展示,使得更多人近距离观看到了诸天形象。同时,项目采用树脂材料,通过光固化3D打印方法,由手工上色还原文物原貌制作小比例高精度模型冰箱贴,在爱好者中受到欢迎。

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数字保存—创意开发—反哺保护”的良性循环。通过数字建模,不可移动的珍贵文物转化为可流通的文化符号,使更多人能够接触并了解这些宗教艺术瑰宝。文创产品的热销不仅提升了铁佛寺的文化影响力,更带动了地方文旅产业发展。与山西本地3D打印企业的合作实现了产业链联动,非遗匠人参与的手工上色环节则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项目收益部分反哺当地社区,增强了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经济获得感。

技术融合传统工艺是该项目的重要特色。数字雕刻技术帮助现代工匠快速掌握传统彩塑的艺术语言,而手绘复刻则确保了文物样貌的精准还原。包装设计中融入的篆刻、书法等传统元素,使产品兼具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这种古今结合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作为“晋城文化名片”,项目成功将冷门的宗教艺术转化为日常生活美学,在方寸之间承载了千年文明基因。该项目荣获2024年山西非遗博览会双料奖项,充分体现了专业领域对其创新价值的认可。从短期看,它有效提升了铁佛寺的文化IP影响力;长期而言,则为北方地区濒危壁画彩塑的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科技化解决方案。通过现代技术赋予文物永恒生命,该项目生动诠释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文化保护新理念。

(科技日报记者 韩荣 综合整理,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